《The Crown》王冠-美剧观感

1

去年观看电影《唐顿庄园》,当唐顿庄园里的大小姐,在被维持庄园的运转中,所遇到的各种琐事弄得身心疲惫,一度思考自己所有努力的意义何在,甚至纠结是否应当离开唐顿庄园,将这个古老的庄园卖出,购入一个更加适合居家生活的别墅时,她的一名女仆发自内心的对她说了一句话:

这句话当时给予了我很大的触动,我隐约地在《唐顿庄园》中看到了一种精神,是一种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在岁月的沉淀下传承的一股精神,这股精神让整个国家跟民族紧紧的团结在一起,为人民指引着生活的方向,驱动着整个国家的发展。

直到最近看了一部名为《The Crown》的美剧,当时所打动我的这股精神,让我终于摸到了这股精神的大致轮廓。

? 2

《The Crown》是一部由Netflix制作出品的历史连续剧,当前已经播完三季,第四季也正在制作中,预计也会在2020年播出,剧集的剧本由电影《女王》传的编剧彼得-摩根创作,由导演斯蒂芬-戴德利执导。

第一季在老国王乔治六世的咳嗽声中,观众随即被带入到20世纪40年代末,那个二战刚刚结束不久的年代当中,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今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父亲病逝后继承王权,开启了与首相丘吉尔重塑英伦的事业。

女王作为整部剧的核心,该剧以女王在位期间曾在英伦引起波澜的历史事件作为背景,展现伊丽莎白作为女王,怎样在这个王权式微的君主制下,从开始的懵懂,到逐渐体会到王冠的重量,认识到王权所给予的责任与担当。

整部剧又不单单从“女王”这个代表着“王权”的维度去叙述这段历史,伊丽莎白二世,她是一个”女王”,但同时也是一个“女人”,也是一个家庭中的妻子,剧情也顺着这个维度,在国家面前作为”女王”,在家庭中作为”女人”,在这两个角色的冲突下,她所经历的情感挣扎。

在两个维度的交叉视角下,让我们不仅看到了“家国”、也看到了“家庭”,对于普通人而言,让人思考的是当两者冲突时,我们又当以怎样的智慧,平衡好我们在社会中与我们在家庭中所需要扮演的角色,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中,哪些是我们所要坚守而不能改变的信仰与价值,哪些是我们需要在时代的潮流中不断变革与进步,在滚滚浪潮中把握前进的正确方向。

3

正是镶嵌在这部剧中的精神内核—英国的贵族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是我曾在《唐顿庄园》中看到的那抹亮色。

这种精神尤其在第一季中重要人物之一的丘吉尔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丘吉尔不仅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

作为政治家,他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战后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作为作家,他写的《不需要的战争》曾获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6卷、《英语民族史》24卷等。曾经读过丘吉尔写的散文,浓浓的家国情怀扑面而来,影片中也再现了一段他曾公开发表过的文字:

24岁就以作家身份,成为英伦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丘吉尔的家国情怀不仅在他得文字中,也在他的执政生涯中显露无遗,使他无愧于作为那个时代英联邦的民族脊梁,在战时团结人民,更以其远见卓识领导人民***同抗击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成为带领英国人民取得伟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时至今日,丘吉尔依然被大多数英国人看作是最伟大的首相。

丘吉尔出生贵族,却并不是因为他的出生而高贵,贵族也并非因出生高贵而高贵,而因承载着更高的精神内核而高贵,他们是人群中先知一般的人物,拥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启迪民智,引领民众,是人群中的标杆,给大众指出值得奋斗的人生目标,生而为人我们应坚守的精神内核。

《The Crown》中,继承王位的伊丽莎白二世由最初的困惑到逐渐认识到王冠所承载的意义:女王不仅仅是一个称号,一种高贵的身份,更是一种更高的精神象征,是一种将英联邦人民牢牢凝聚在一起的力量,代表着传承与稳定。

而贵族精神也同样承载着类似的意义,凝聚着世间的美与善,是一种更高的精神象征,它可以成为凝聚人民的一股力量,更是文明中作为心脏一般的存在,而正是每一个传承这股精神的人,维系着这颗心脏的跳动,让文明生生不息。

写在最后:

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在国内各大省份持续扩散,那些在疫情第一线奋斗的医护人员、公务员、以及尽自己最大能力贡献力量的普通老百姓,都是值得钦佩和赞扬的伟大战士。这是一场需要全国人民积极配合的战斗,作为一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普通老百姓,除了祈愿疫情早日得到控制,在疫情中保持自身的定力,不传播焦虑与恐慌,理智的做好保护自己及家人的防护措施,减少病毒的传播扩散,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战斗中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