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很讨厌抽烟,为什么却主动给丈夫买烟?

一、参加读书会

因参加李鸣的老师的网课,认识了几个同道,参加了他们组织的南希的《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这本书的读书会。

以前从来没有参加过读书会,参加了这个读书,才知道读书会是这个样子。

我们是在名叫YY的软件上读书的。主持人按成员上线的先后顺序排一个读书人的顺序表,就按此顺序来读一个或几个章节,视读书人的兴趣和内容的长短。然后大家就开始讨论。一般是对书中内容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明白的同道就会帮助解释;或是对哪些段落或句子有感而发;或是举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自己的领悟,当然一定是有认识不一致的时候,这时大家都不会顾忌什么,会把自己的观点陈述出来,有时观点会互相对立,有时观点会有一定角度对立,有时也会现佐证某个观点。

最让大家开心的是讨论着讨论着,最后变成了聊八卦,那时间就过得飞快,不知不觉时间就超过了设定的2个小时。

二、读次级防御过程中的<反向形成>章节

听完同道读完这个章节,我知道人类有能力将事物的其意而用之。它常被用于转化敌意情绪和攻击冲动,尤其当这此情绪被体验恐惧时。

我想起一个事:我非常讨厌人抽烟,但我丈夫却抽烟。我也常表达希望他戒烟,他半带开玩笑地说:先戒烟,再戒饭。我无言了。慢慢地,我开始给他买相对好的烟,而且不管到什么地方出差,一定给他买两包当产的性价比最高的烟。我讨厌抽烟是因为我爸爸抽烟,他是肺癌去世的。

说完这个事,大家都说:这就是反向形成。

可我不明白的我为什么这样做?我防御什么呢?

一位同道说,你是害怕他抽烟生病,恐惧失去他。当然他若是不抽烟更好,但他不能的戒的情况下,你就想你买烟,尽量买好一点的烟,你希望好点的烟对他的伤害能小些,你是想掌握一些控制权,不因丈夫在抽烟这件事上完全失控,借些减少些你的恐惧。 我想想,真对。

三、读次级防御过程中的 <反转>

读完此章节后,一位同道说,我觉得反转就是己所不欲施与人,有人马上说,这有点负向,另一个同道说,我觉得应该是反客为主。大家都赞同。其实书上就是这么说的。但因为互相讨论了一下,对这个防御机制的定义就更易记住了。

又有一位同道家说,书上说:兄弟会成员入会时曾遭受捉弄或虐待,他们会将自己当时的羞辱体验转化为对新人入会时的主动出击,从而由受害者反转为加害者。这让我想到美国电影里的大学新生入学会受到老生的压迫,其实监狱里也是如此,新入狱的人也会受到早入狱人的虐待或凌辱。还有一个同道家接着说,过去的婆媳关系也如此。婆婆年轻时作为儿媳妇被自己的婆婆挑剔,当她熬成婆婆时,就会挑剔自己的儿媳妇。大家纷纷称是。

再有一个同道家举书上例子:来访者用反转来战咨询师。这位男性来访者,他的母亲重度抑郁且酗酒成性。在童年期,他每天早晨都能看见她慵懒地喝着咖啡,指间夹着残烟,一副可怜相。而来访者现在也经常陷入抑郁,与他悲哀的母亲如出一辙。但每次他进入咨询师,都会先打量咨询,然后总是宣称:”你今天肯定十分疲倦”,”你一定是某些方面遇到了困难”

这位男来访者实际上在心理上与咨询角色进行了对调。这种反转防御多少可以使他减轻内心伤痛,但它有弊端:他与异性的友情与爱情经历经常是失败的,这也是他产生抑郁的部分原因。他原来可通过重演早年缺爱的儿童与冷酷母亲互动的心理剧,从面尝试修通,但他总是扮演冷酷母亲的角色,所以导致知己好友一个个众叛亲离。正常的治疗是他回到小时候的他,而由咨询师充当他的妈妈,但不是一个冷酷而是一个包容、理解、看到他、肯定鼓励他的妈妈,从而修通他自己。

另一个同道也说了书上的另外一个例子,一个成功的男子,他生活中最重要的慰藉是志愿参加一个国际组织,为无家可归的儿童安排领养对象。他自己是母亲在他2岁时突然离世,他极度悲痛。女管家随后照料他并嫁给了他父亲,成为他真正意义上的妈妈。每当他成功地帮助一个孩子找到养母,便能重新体验自己当年获救般的感觉。他说”当把一个孩儿交给养父母,知道他即将获得新生,那种喜悦实在无法言表”。他也是通过反转感到解脱:”他才是力量强大的救世主,而那些渴求母爱的孩子才是孤立无助。”这样的人,会普遍受到人们的爱戴的。

我看到听到大家的举例,觉得有点疑惑:为什么这两个例子都利用反转的防御机制,前一个下场悲惨,后一个却是生活成功心情喜悦呢?大家也都意识到了,纷纷思考,另一个同道敏锐地发现前一个反转扮演的对象是给人带来消极的感觉的,后一个反转扮演的对象是能给人带来积极感觉,所以结果不同。啊,我GET到了。

四、感想

虽然同道们之间解释有时可能不那么精神分析,但这种学习方式真的很不错,它让我们可以有更多的视角看问题,打开我们的视野,对知识的理解可以更深,学习起来也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