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上时光匆匆——《天堂电影院》影评
作为一个无比热爱电影和生活的人,我看过了太多荧幕上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
那些在豆瓣上口碑极佳的电影我也看了很多很多,唯独《天堂电影院》和《海豚湾》,我一直放着没有去看。
没看《海豚湾》是因为怕自己无法面对如此血淋淋的心灵拷问,而且我也不忍直视海豚的眼泪。没看《天堂电影院》是因为曾有人说过,只有长大后,才能懂得这部影片。
而在这周的专业课上,老师又再次提起了这部电影的名字。
我心想虽然我还不能被称为“已经长大的人”,但也至少对人情世故有了一点的涉足,是时候开始看这部影片了。
作为朱塞佩·托纳多雷的时光三部曲的第一部片子,它不像《海上钢琴师》,打造了只属于1900的一场无法醒来的幻梦,也不像《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艾莲娜的惊艳世俗,它更多的是平淡如流水,回溯时光,一点点地漫过心头,直至泛滥成灾。
导演把友情和爱情的比较,事业和爱情的权衡,信念和理想的释放,甚至用小镇的电影院去折射意大利的电影史,这些都融合的天衣无缝,是一部完美的缅怀电影历史以及个人的情感历程的怀旧之作。影片采用倒叙结构,以男主角的视角展开回忆,电影一开始就给人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怀旧味道,同时也延伸出了两条主线:一条是三十年后的男主角的活动,一条是男主觉回忆中的童年,青春时光,周围环境的人和物的变迁,这两条线索交错进行,而又以后者为主。
这是属于一个电影人的一生,想必喜欢电影的人一定能从其中得到***鸣,至少我越到最后,越是泣不成声。
电影开场三分钟,镜头始终锁定一个栅栏上的花盘,背景是一望无际风平浪静的蔚蓝大海,舒缓的配乐响起,似乎一上来就告诉我们,这部电影注定是如同开头一样,没有华丽特效,没有激烈冲突,更多的是平淡朴实。
故事一上来就是风烛残年的老母亲打电话不停寻找着她已经三十年未再相见的儿子,看到这里,我不禁觉得这个儿子真是个好心冷的人。
当穿衣讲究的男主角走入豪华的卧室时,一切迹象都在告诉我们他就是那个狠心的儿子,而且已经功成名就。故事缓缓推进着,当风铃摇曳的影子投在已经头发花白的男主角脸上,在那个雷雨夜里,因为一个已经去世的叫艾弗特的人,他的思绪如同电影胶片开始倒带重新播放,回溯到了他的童年,那是一切开始的地方。
童年的他,只是一个叫多多的古怪精灵的孩子,当他作为助祭陪神父祈祷结束后的时光,是他最快乐的时光,因为他可以偷偷躲在电影院帷幕后面看他喜爱的电影,可以去找负责放映电影的老头艾弗特插科打诨,然后抱着一些底片跑回家认真研究揣摩。
而多多和艾弗特真正的开始,是善良的艾弗特为了多多拿出了他的五十里拉,这也是他们日后贯穿一生的漫长忘年情谊的开始。机智的多多用帮艾弗特作弊考取文凭作为交换条件,得以在艾弗特的教导下学习放映电影。在多多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里,艾弗特担任起了作为他父亲和人生导师的职责,他用电影的经典台词来指引着多多,解除他的迷惘。后来,多多遇到了他的爱情,当他不知所措的时候,艾弗特讲起了那个著名的“卫兵为公主守候九十九夜”的故事,后来虽然无人能讲清这个故事所含的深意,但多多依然勇敢追求最终收获了他的真爱。但人生并不会就此一帆风顺,多多最终因为身份悬殊而和他心爱的姑娘分离。当他从军队退役回到家乡的时候(注意军队生活只是用了半分钟,七个镜头巧妙地将时光飞逝的感觉带过,说明多多对这份记忆毫无欢乐之言)艾弗特对他说出了多多人生中最有份量的话语,不是电影里的台词,而是他的人生肺腑之言。于是多多离开了家乡,一直到艾弗特去世,再也没有回来过。
回忆戛然而止,导演用一个巧妙的镜头转换,把我们带回到了现实,多多奔赴阔别三十年的家乡,送别了艾弗特,目睹承载了他人生太多回忆的电影院被拆毁。 最终,多多在电影院里看着艾弗特留给他的吻戏剪辑,虽然只是由简单的蒙太奇组成的影像,但多多却笑得泪流满面。
是啊,人生比电影辛苦多了,《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里的雷纳多似乎这样抱怨过:“为什么人生不能像电影一样呢?” 因为电影只把人生有戏剧性的一面放出来,但人生终究是一点点度过的。但不可否定的是,电影记录了人生百态,人生,亲情,爱情,人性,无一不被放大,融入到电影里来。
我看的是公映版本,一百二十分钟,据说导演版本有一百八十分钟,里面添加了多多和初恋情人的重逢,但我觉得这无疑是画蛇添足,有的人生遗憾,不用刻意弥补,才会更加灼灼生辉。
再仔细看看镜头表现手法,导演在电影里加入了许多长镜头和短镜头,不仅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表达了人们的心理活动,同时还运用了大量的蒙太奇手法,如三十年后的男主角在雷鸣交加的雨夜里,这里采用了蒙太奇手法的声画合一,表现了男主角内心的震惊和痛苦。还有男主角在新年的夜晚失望归去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热闹,这里也采用了对比蒙太奇的手法,像这样巧妙运用蒙太奇的地方,电影里还有很多。
忘不了艾弗特将影片投向广场房屋墙上的浪漫,忘不了雷雨夜里多多和心爱的姑娘眼泪和雨水混合的激吻,忘不了母亲闻讯儿子归来匆匆放下的未织完的毛衣那一段长镜头,线头随着母亲飞奔而去,毛衣一行又一行地被拆除,那是母亲无尽的漫长等待和思念,忘不了当电影院被拆除的时刻,镜头横扫过人群里时每个人脸上的辛酸和痛苦,那不仅是多多的青春时光,也是每个人抹不去的回忆烙印,忘不了艾弗特许下的替多多保管好吻戏镜头的诺言,当配乐突然响起,胶片一帧帧地在银幕上播放那被剪掉的吻戏,最终打出了fine的时候,我和多多一样,坐在椅子上,泪如雨。
这是一个关于童年,亲情,故乡和电影的纯粹记忆,这是《天堂电影院》特有的故事。
电影胶片轮从机器里拿出,匆匆收起了多多的童年,青年,还有他的初恋。在这个小镇上的唯一电影院,无疑是小镇居民的天堂,在这几十年时光的变迁里,天堂电影院记录了观影群众的人生百态,悄声无息地融入他们的美好和痛苦之中。在电影里,天堂电影院第一次变成废墟,是因为艾弗特为了给进不了电影院的人在广场上放电影,不留神让放映机故障起火,而电影院第二次变为废墟,却是因为没有人要看电影了。天堂电影院这两种不同意义上的衰落,折射出一种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从兴盛走向衰落的过程,倏忽之间,一个时代已成为记忆。而且电影院的兴衰,也支撑了电影的时间线索,形象地展示了时代的变迁。
虽然现在的电影院设备越来越先进,座椅越来越舒服软和,但我依然清晰地记着,童年的我攥着只有几块钱的影票,坐在家乡新华电影院老旧的座椅上,抬头看着在银幕上交织的一幕幕人生片段,笑着哭着,岁月就这样漫无声息地流了过去。如今新华电影院早已停映,但对于电影最初的情感和那份质朴的感动,却永远留在了那里。
时光匆匆,沧海变桑田,儿童成长为白发老翁,但胶片上的故事永远不会变,它们永不停息地在无数个屏幕上放映着,在无数个人的记忆里放映着。
那就是电影最初的魅力,也是人生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