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功夫熊猫3》是最中国的动画?
时隔五年,《功夫熊猫3》回归,不仅大幅提升了特效水平,也让《中国血统》更加地道。为此,小哥特地去了东方梦工厂在上海的片场,看看这次熊猫到底有多“中国”。
首先,一向被大家排斥的中文配音版这次要翻盘了,当家作主。
《熊猫3》作为东方梦工厂和梦工厂动画的联合作品,充分考虑了中西方观众的文化差异,中英文版本的台词也不一样。
而且中文版的角色口型也是特别定制的,配合中文台词,观众看的时候不会再有违和感。
中文版:我是李珊。我在找我的儿子。
普通话版:我在找我儿子。
换句话说,《功夫熊猫3》其实已经出了两个版本(当然剧情还是一样的),大家可以在看的时候关注一下。
当然,电影的中国元素不仅仅体现在语言上。
翡翠
看过预告片的,一定对“玉僵尸”印象深刻。
近几年风靡全球的“僵尸”元素与中国的“翡翠”相结合,在外形上却比普通僵尸好看很多。
Boss的配色也是绿色,玩的是两把链玉刀,把敌人封在玉玉佩里。
事实上,玉一直是《功夫熊猫》最喜欢的元素,玉刀出现在1电影中。
阿宝练武的地方叫翡翠宫。
技能
每个《功夫熊猫》都有独特的武术。
第一部中,反派大龙试图抢夺龙集,结果发现集是一张空白卷轴。(这个梗在熊猫3里也出现过)
第二部,能打败沈王爷的是太极。
第三部,气功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气功与太极联系在一起...
虽然也有过一些学艺的过程,但是阿宝获得神通基本都是基于突然的“开悟”,这次也不例外。也许在外国人眼里,中国功夫是“理想化”的。
在《功夫熊猫3》中,我们终于看到阿宝变成了神龙大侠的真实形态。
呼应了第一部中阿宝最初的梦想,最终解决了“我是谁”的问题。
中国绘画风格
《功夫熊猫3》最具中国味的是它对水墨风格的灵活运用。多次变换画风是很自然的,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还起到了变换场景的作用。在这一点上,我们会甩开很多国产动画。
第二部电影的开场皮影戏也让人印象深刻。
在二维绘画风格之间切换也是《功夫熊猫》从第一部电影开始就一直使用的一个特殊功能。
在《《功夫熊猫》1》中,一个类似于上世纪70年代港片武打片的分屏训练过程在这部新作中再次被发扬光大,画面更加绚丽,衔接更加流畅。
事件
在拍摄《功夫熊猫2》之前,梦工厂的动画团队去了北京、山西、武当山和四川成都,尤其是去了青城山和成都熊猫基地。
第二部结尾,阿宝父亲右后方的石头上写着“青城山”。
《功夫熊猫3》中熊猫村的风景和建筑主要参考青城山。
在基地观察到的熊猫的生活习性在电影里也有体现,比如懒得走路的时候就喜欢打滚。
规定饮食
说到中国元素,你一定离不开美食。
阿宝虽然是熊猫,但它的行为模式和“人类”非常相似,它最喜欢的食物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食物——包子。
阿宝的养父平先生是只开面馆的鹅。后来,他的生意扩大了,他卖豆腐。
平先生的店装修很像成都的金立。
吃货的修养,练功夫也是为了抢食。
这一集,阿宝找到了同伴。他不是世界上唯一喜欢吃包子的熊猫。
我的父亲也是一个美食家
在这个世界上,熊猫爱吃包子。
连衣裙
因为《功夫熊猫3》里有了雌性熊猫,所以我们看到的衣服不再只是宝的内裤和焦虎的长衫。
这只名叫“美美”的雌性熊猫擅长用丝带跳舞,她的穿着颇有唐朝风格。(是因为唐代胖才好看吗?)
美美之前的人和杨贵妃更像,你更喜欢哪个?
出自《功夫熊猫3》原画合集
然而,《功夫熊猫》系列中最漂亮的衣服可能仍然是沈王爷的白色丝绸长袍。
装饰
玉殿里的各种雕栏、彩绘建筑、字画摆件就不用说了,我们也会在这部电影里看到一张熟悉的老面孔。
还记得第一部电影里,阿宝打碎了这个瓷瓶吗?阿宝好像记得很清楚,还不忘向父亲吐槽自己。
民间习俗
为了让影片看起来更“中国”,东方梦工厂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比如本片中的茶道,虽然只有几秒钟,但都是经过专家指导的。
城市里的那部分生活也很真实。比如这个卖熊猫纪念品的摊位是不是很像成都?
平先生院子里的海报都是生日庆典,一年多了,大明星阿宝还挺忙的。
在前两部电影中,出现了针灸疗法。
仙姑杨除了算命,还是个老中医。
舞狮和放鞭炮
到处都有红灯笼和风筝。
音乐
此外,汉斯·季默为电影制作的配乐也是中西结合的产物。它将西方的交响乐和爵士乐与中国的民族音乐和中国传统戏曲结合在一起,还使用了许多中国传统乐器的声音:长笛、二胡、唢呐、鼓、琵琶、扬琴等等。
第二部电影用的是琵琶《十面埋伏》。
以上只是冰山一角。电影里的中国元素太多了,你都数不过来。看电影的时候好好感受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