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文风_试探先进人物报道的文风转变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163-01  先进人物心灵优美、积极向上,通过新闻报道将他们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受众面前,既能引起***鸣,又能催人奋进,引导社会健康发展。然而,一些媒体的先进人物报道手法古板,文风生硬,人物“神像般”,拉开了与受众的距离,让受众不愿看、不愿信,有的甚至起到逆反效果。

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目的就是采取多种形式扎实推进,切实践行“三贴近”原则,拉近媒体与受众的距离,让新闻报道真正地深入“民心”。那么,先进性人物报道如何深入“民心”?笔者在工作中对先进性人物报道进行了创新,用平民化的视角进行报道,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报道效果。

一、用故事的手法展现先进人物的“闪光点”

故事有情节、有冲突、有悬念,人物富有立体感而不抽象,读者易于被故事中的事迹所吸引,易于被人物的品行所感染,因此千百年来,故事一直是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故事的基础和立足点是事迹。而先进性人物的“闪光点”往往都是在具体的事件中产生的,都是在矛盾的碰撞下闪发的,这为先进性人物报道故事化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先进性人物报道故事化就是借鉴故事的表现手法,讲述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展现先进人物在特定的背景下所闪发出的“光亮”。读者在“看故事”中了解先进人物的特性,接受先进人物的感染和熏陶。

全国重大宣传典型王坤友40多年如一日,扎根农村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三次临危受命让三个村庄改头换面,即使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仍然不辞辛劳勤奋工作。对于这样的基层先进典型如何宣传好?如何让读者接受?巢湖晨刊作了深入的思考,最后决定改变以往以一篇大通讯报道结束的宣传报道方式,而是让记者深入王坤友生活、工作的地方,采访收集一手资料,用说故事的方式讲述他的先进事迹,让读者在看故事中接受王坤友的感染。在这种思路下,巢湖晨刊连续推出《王坤友的三次任命》、《王坤友的三次“叫板”》、《王坤友的三件“高兴事”》、《父亲的三次流泪》等系列报道,报道通过故事的手法,全景式地讲述王坤的先进事迹,通过情节的推动,通过矛盾的变化,展现他在人生抉择面前、在工作生活困难面前,所表现出的坚定的党性品格、真诚为人民服务的高尚精神。系列报道推出后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读者致电本刊,认为本次报道可读性强、事迹感人,对宣传王坤友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故事化报道虽然讲究矛盾和冲突,但并不是“闭门造车”,不是任意加工,不是任意制造场景,而是将先进性事迹“有血有肉”地真实展现,否则就脱离了真实,失去了新闻的灵魂。故事化报道要求展现事件的背景、矛盾、不同人物的反应等等,因此,记者必须深入采访,准确掌握事迹发生的背景、经过、情景等等,只有这样,报道才能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才能产生真实的震撼力。在王坤友的系列采访报道中,巢湖晨刊派出四名骨干记者,在王坤有生活工作的地方深入采访五天,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每个先进事迹,记者都采访了多位当事人,让他们真实地回忆、重现当时的场景,对当事人回忆不同的地方,我们都进行仔细的核实,这才有了王坤友的系列报道。

二、用平等的视角为先进性人物报道“点睛”

众多先进性人物报道都会配发评论为报道“点睛”。这些评论点评先进人物的“闪光点”,评述先进人物的宣传意义等等,升华了报道,引导了舆论。但是,往往有些评论“强卖”观点,“一定要……”、“……就是……”……等强迫性语句频繁出现,这些评论时常带有“灌输性”、“强迫性”之嫌,致使评论虽然富有“深度”,但是读者不易于接受。

笔者认为,为先进性人物报道“点睛”有很多形式,关键是不能强迫读者接受观点,而是要有平等的视角,通过各种形式引发读者思考,让读者自我感悟、自我接受。在王坤友的系列报道中,我们采用了记者手记的方法为报道“点睛”,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王坤友的每篇新闻报道,我们都配发了一篇记者手记。根据报道的内容,我们陆续推出《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足迹》、《是什么在召唤着他?》。每篇手记通过记者的采访经历和感悟写出,而且每篇手记所揭示的主旨正是当天报道的主要内涵所在,例如《人,总是有一点精神》配发《王坤友的三次“叫板”》,《足迹》配发《王坤友的三件“高兴事”》等等。另外,手记通过散文的写法,记述记者的思考,这种思考也自然而然地将读者引到本篇报道所要讲述的精神实质。例如《父亲的三次流泪》,是通过王坤友儿子的叙说,讲述王坤友对家庭的终身遗憾,而这些遗憾都是他为了工作所付出的。在这篇报道中,我们配发了《是什么在召唤着他?》的记者手记,文中这样写到“答案或许就在这里。只因为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王坤友正如《乞力马扎罗的雪》里奔跑的豹子,他不知疲倦地、无怨无悔地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只是为了服从一种召唤,承受生命赋予它的责任,并在无私的奉献中让生命的内涵扩展,让心灵飞升。”文章正是通过这种讲述思考的历程,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观点。

三、用群众的语言增进先进人物报道的“亲和力”

群众语言具有形象、生动、平实、通俗等特点,现代大众传播媒介面对的是千百万读者、观众、听众,用通俗的语言传播信息,大众才易于接受。先进人物报道也不例外,先进人物从“群众中来”,新闻报道最终也要到“群众中去”,所以用好、用活群众语言,可以让报道鲜活起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更乐于阅读。

群众的语言坐在办公室是说不出来的,记者只有深入基层群众生活才能得到、才能用好群众语言。在王坤友的深入采访中,我们与农民面对面地交流,面对面地探讨问题,在这里我们学到了很多群众语言,例如,在采访中,一些农民说道“叫板”的词,“叫板”在本地意思是敢于直面困难、敢于解决困难,词语很生动、很形象,因此我们直接将“叫板”作为其中一篇报道的新闻标题,文章的形象感明显增强。

如今,网络迅猛发展,“灌水”、“爆笑”“有形”“拍砖”……等各种网络语言大量涌现,受到众多网民的热捧,作为新时代的媒体借用网络语言,既形象,也拉近了与网民的距离,获得读者的“狂顶”,典型性人物报道也可以适当借鉴。

但是,使用群众语言不是生搬硬套,不是牵强附会,而是准确理解、准确使用。现在有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大标题随意套用方言、流行语等,很多题不对文,易于引起错觉,并最终影响了媒体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