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电影
事实上,从《唐山大地震》作为一个创意存在的那一刻起,就不断有来自各方的力量将冯小刚推向导演一席,或为利益、或为知名度、或为一个涅盘城市寻求自信——每一方的欲望诉求都是放在冯小刚背后的一双手,多重利益叠加所形成的合力,让他稳稳地坐在监视器后面,也处于以电影为核心所形成的棋局中心——他是这部电影最直接的代言人,也是各方复杂关系和权益的斡旋者。
结果证明,冯小刚十分完美地胜任了这一角色。这个综合角色名为导演,但却集调节者、利益均衡分配者、票房保证者、拍桌子的人和艺术家为一身。
一个温暖的故事,不是伤痛的故事
但《唐山大地震》真正开始筹拍,是在一年之后。
2008年的汶川地震,让各方都意识到,此项目暂停为宜。“小刚第一是担心,大家会误认为因为汶川地震,他才去拍这样一个电影,这并不是他的初衷。第二,他也觉得在一个灾难刚刚来临的时候,去拍摄这样的电影,不是特别好的时机。”于是,《唐山大地震》被无限期延后,中间,冯小刚顺手就拍了《非诚勿扰》。这部投资仅为3600万的小成本贺岁片,赢回的是3亿多的票房,成为今日冯小刚喊出5亿票房的重要出发点。
电影的结构也相当令人忧心。“《集结号》打了40分钟,后面是文艺片。《唐山大地震》前4分钟时特效,后面就整个进入平静期,开始过日子,怎样能让观众跟着你走完剩下的136分钟?”
他们最终将这个疑虑交给“亲情”。作为中国最典型平民阶层出身的冯小刚,他所信奉的“亲人永远是亲人,亲人终究是亲人”,被淋漓尽致地用在电影本身的讲述中,也成为这部电影对外的宣传口号。
冯小刚说,在后来的唐山走访中,他一直不肯相信这样的事实:地震后的唐山没有哭声。“一定是他们的记忆过滤了什么。这样的灾难面前,眼泪其实是最好的宣泄。”
也许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编剧苏小卫和监制陈国富都属于节制情感的理智型人格,但最后的《唐山大地震》却成为重型催泪弹,观众纷纷以哭了多少次作为观影总结。
尽管在立意上双方有各自的标准,但苏小卫还是为和冯小刚的合作感到满意,“可能这才叫真正意义上的导演与编剧的合作”。
恰好是25年前,《一地鸡毛》轰动极大,冯小刚收到评价:这是一部“新现实主义”的力作。这是个新词,后来,冯小刚顺势为“新现实主义”做了诠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刀光剑影;看似不咸不淡,实则波澜壮阔。一切都不露声色,于无形中势不可挡。
这种不露声色的情感表达,属于旧时的冯小刚(那时,他的代表作是《甲方乙方》《一声叹息》《没完没了》)。
到了《唐山大地震》,50多岁的冯小刚显然不想再节制自己的感情,他用刀光剑影来诠释刀光剑影,用波澜壮阔来勾勒波澜壮阔。喜怒形于颜色,煽情势不可挡。
选择,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