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青骨灰撒哪了

2013年2月14日,这天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大年初五,也是西方节日里的“情人节”,到处都充斥着喜庆的气息。

然而,在北京一家医院里,却没有年节的喜庆之气,100岁的谢飞老人安静地躺在床上,只有跳动的心电图才能证明她还有气息。

但不久,她就离世了。

她是刘少奇前妻,却一生未育,只有一个养子。

入葬那天,养子带着满满的爱,将她的骨灰安放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86号位置。

许多人并不知道,这86号有极其特殊的用意。

一、成为“中央红军三十女杰”之一

1913年初春,谢飞在海南省文昌市出生,是家里的第8个孩子,家人为她取了个“阿尾”的奶名,正名“谢琼香”,后改名“谢飞”。

家人那时并不知道,谢飞将有传奇的一生,给谢家带来无上的荣耀。

谢飞自小就聪明伶俐,虽8岁才入学,但书读得很好。1924年,才11岁的她就考入了海南公学,两年后,又考进了海南省立第六师范,有光明的前景。

在学校里,谢飞初次接受到了革命思想,影响了她的一生。

1927年2月,她加入***青团,成为琼崖游击纵队一名女战士,开启了革命人生;8月,转为***产党员。

这一年,她才14岁。

这一时期,蒋介石悍然发动反革命政变,不久后在国内掀起了令人闻风丧胆的“白色恐怖”。

在这么危险的时期加入***产党并为革命卖命,对许多人来说需要再三思考,但谢飞并没有中途退场,继续参加革命。

她先来到中***南洋临时委员会任职,帮助同志印刷给南洋地区带来巨大影响的《南洋工人报》,后在1932年转战内陆,不久与邓颖超、贺子珍、康克清等人踏上了长征之路,成了“中央红军三十女杰”之一。

让谢飞没有想到的是,她在长征路上被刘少奇求婚了。

谢飞对刘少奇很早就有印象。

1932年的一次大会上,谢飞见到了在会上做报告的刘少奇。会后,她对邓发夫人陈慧清说:“(刘少奇)这个人讲话可重复了,重复了好几回!”

长征路上,实在走不动了,女红军想要去雇佣一些民工,谢飞被选为代表去同刘少奇申请。这一次见面,让她改变了对刘少奇的看法。

谢飞本以为刘少奇可能不好说话,可刘少奇并没有为难她们,这让她很惊讶。更让她惊讶的是,不久邓颖超带着刘少奇的嘱托,来向她求婚了。

起先她认为年龄相差太大,不合适,但邓颖超拿出贺子珍与毛泽东的例子,她也就同意了下来。

谢飞始终如一,她的发展并没有依靠后来成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都靠她自己的努力。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