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零度怎么推出来的

有两个途径。第一个途径是气体实验定律(查理定律或者盖吕萨克定律)的外推,查理定律的原始表述是:气体温度每降低(升高)1摄氏度,体积就减小(增加)它在0摄氏度时体积的1/273.15。写成表达式就是:

V(t)-V(0)=V(0)(t/273.15)==>V(t)=V(0)*[1+t/273.15];V(t)和V(0)分别表示气体在t摄氏度和零摄氏度时的体积。

定律的物理意义是:气体体积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反之亦然),那么当体积减小到不能再减小的地步时,温度是多少?

体积减小的极端情况是V→0(当然不可能等于零,事实上早在此前,气体已经液化或者凝固——不为“气态”了)代入查理定律:此时的温度→-273.15℃.

因此有结论:任何物质的温度不可能低于-273.15摄氏度,或者说,定义为此温度值为绝对零度是低温的下限。

绝对零度的另一个理论依据是,能斯特的热力学第三定律,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中学阶段不涉及,故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