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电影《孙中山》的介绍。

孙逸仙

聚焦:传记的心理叙事

导演丁荫楠擅长传记电影,用诗意的画面展现人物的心理状态,用非线性的叙事方法重构历史时空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与碰撞,表现出杰出的先锋意识。以孙中山(1986)为例,简单说一下。

艺术真实。无论是站在时代前沿的大人物,还是住在简陋房间里的小人物,曾经都是真实的。要把他们的故事搬上银幕,首先要尊重事实。让人物接近真实,无论从外貌、动作还是神态,主创们都下了很大功夫,最难能可贵的是对几个心理变化的描写。比如要不要回北京,主角带着两个女儿玩,一旁的老婆特别着急,而主角却不乱。其次,是相关事件的还原。无论你是生活在国外,还是冒着生命危险回国,影片都用深色来表现紧迫感和时代感。既制造了社会动荡的压抑,又凸显了人物精神世界的沉重。

艺术的主观性。在谈到创作时,丁荫楠导演说,我们需要对过去和陌生的环境进行主观想象。比如根据史料重塑伟人的心理轨迹,就很有助于理解为什么这群人明知山有虎,却偏爱上山,这也衬托了形势的紧迫性。非线性叙事,以情感为结构,可能有风险,但人物也很鲜活。

心理叙事。对于习惯了传统线性叙事结构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很无聊。它并没有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来讲述故事,更多的是通过个人与时代的相互呼应来展现当时的人与事。大师努力挖掘人物思想的深度。即使故事以悲剧收场,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充分凸显了创作者的主体意识,也强调了导演的存在感。

开拓性。这部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一次开创性的尝试。首先,它不拘泥于历史的线性发展,以情感结构为叙事策略。其次,镜头语言的诗意表达,没有矛盾和冲突,而是悄声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