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中的“走为上计”明明是逃跑的计策,为何却是“上策”
《三十六计》最早的出处见于春秋战国时代的故事当中。后世的历朝历代都对其有过修订或记载。它与《孙子兵法》一道,堪称兵家圣经,既讲兵家韬略,又大讲诡道。其三十六之数,与《易经》原理相合。
三十六计***分六套计策,为: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和败战计,分别在不同的局势下使用。而最后一计“走为上”是败战计中的计策,败战计是在战败或者处于绝对劣势情况下所使用的计策。
走为上:
原文: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译文:
全军退却避开强大的敌人,这种有秩序的撤退没有错,不违背正常的用兵原则。这是《周易·师》中“左次,无咎,未失常也。”所说的道理。
“走为上”虽然是撤退逃跑的计策,但绝非是消极地逃跑。而是在想好后招的情况下主动撤退,为将来的进攻寻找或制造机会,是以退为进。
食之无味的“鸡肋”
公元215年,曹操在击败马超、韩遂后,又轻松拿下汉中。217年,取得蜀地的刘备北进汉中,219年的定军山一战,曹操的大将夏侯渊被黄忠斩杀,汉中失守。
盛怒之下的曹操亲率大军欲夺回汉中,不料在阳平关受到刘备的阻击,军队被死死缠住,前进不得。一夜,曹操坐在营帐中正为此事发愁时,厨师送来一碗鸡汤,看见碗中有块鸡肋,曹操沉吟道:“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此时夏侯惇刚好进帐中禀请军中夜间的口号,曹操随口说道:“鸡肋,鸡肋。”很快,口号就传遍军中。
得知口号的主簿杨修立马吩咐随从收拾行装,见此情形的夏侯惇问其缘由。杨修说:“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听闻此事的军中将士纷纷收拾行装,准备好撤退。后曹操以扰乱军心为名处死了杨修。虽然处死了杨修,但杨修所说正是曹操心中所想。不日曹操便下令撤军。
在粮草不济的不利局势下,曹操撤军绝对是明智之举。不仅不会使自己陷于被动,也不会导致最后的全面溃败。不失为保存实力的上策。
兔死狗烹复国臣,急流勇退陶朱公
“走为上”不仅仅只是单纯的逃跑,使用者必须要知道如何跑,什么时机跑,这极大考验着计策使用者的智慧。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率军攻打吴国,导致惨败亡国,自己则被囚禁在吴国。最后,勾践卧薪尝胆,终于击败吴王夫差复兴了越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在复国的过程中,功勋最大的就是文种和范蠡。跟随勾践多年的范蠡深知其为人,可与***患难,不可与同安乐。在复国后立马选择了隐退,与西施一起泛游齐国,因经商有道,成为世人所知的巨富,自号陶朱公。
而文种的命运则与范蠡截然不同。范蠡在隐退的时候致信劝文种离开越王:“高鸟散,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但他并没有听从范蠡的劝告。不久,听信谗言的勾践赐给文种一把名叫属缕的剑,说:“你当初给我出了9条对付吴国的策略,如今我只用3条便打败了吴国,剩下6条还在你那里并未使用,现在你用这6条计策去地下为寡人的先王去打败吴国的先王吧!”于是文种便挥剑自尽。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不利形势下,看准时机主动撤退,避开强敌,寻找机会,以退为进。此计可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再不济也可安身保命。在谋略中绝对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