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洛拉快跑》的影评。

相关评论:

奔跑吧,罗拉──为你自己,为曼尼,为爱而奔跑。

《洛拉快跑》鲜明生动的叙事结构,制造了不断的曲折和惊喜。影片中什么都不承认,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导演给这部电影注入了强烈的视觉力量,令人窒息的速度感,震撼的电子音乐,势必让所有观众迷惑。

这部电影由被誉为“德国的鲁贝森”的新锐导演汤姆·泰克威(TOM TYKWE)执导、执导、配乐,被誉为德国历史上最优秀的电影,观众欢呼雀跃,掌声雷动。

动作、悬疑、惊喜、意想不到的剧情,一部精彩的浪漫惊悚片,电影语言节奏感强,表现手法新颖独到,有突破格局的炫目展示。

肖像:

《洛拉快跑》已经成为德国的一个现象和奇迹。这是1998年德国最受欢迎的电影!!许多德国女孩在模仿电影中的女主角洛拉后甚至染了红头发。德国市长甚至夸张地将自己的肖像印在《洛拉快跑》的海报上做广告招牌,试图通过这部电影来塑造其充满活力的年轻形象,可见这部电影的受欢迎程度!

女主角卡彭特说:“萝拉带来了人们一直期待的东西。”导演补充道:“萝拉是一天的英雄,但只能是一天!”这个故事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我们任何人都可能陷入这样的困境。"

卡波顿平均一次跑200-300米,但她总是跑近20次。她必须训练自己的跑步速度,精神饱满的跑,跑步的时候姿势和普通人一样正常。

《奔跑吧罗拉》超越其他好莱坞大片,获得日本舞蹈电影节“最佳观众人气奖”。导演汤姆·蒂奎(Tom Tikwei)认为,未来两年他仍会致力于拍电影,但他绝不想在好莱坞发展,而且只要场景适合故事剧本,他也可能在美国、日本或澳大利亚等德国以外的国家拍电影。

整部电影其实就发生在这至关重要的20分钟里。这20分钟发生了什么?劳拉能找到她的父亲吗?她的父亲会帮助她吗?她能及时找到曼尼吗?如果影片只是给观众一些悬念,最后一一给出答案,还是可以算是一部剧情紧张的悬疑片,但导演的用意显然不在这里。影片的精彩之处在于,导演打破了传统的叙事结构、叙事角度和时空限制,讲述了关于同一事件的三个不同的故事情节。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显然很大胆。导演站在观众的角度来导演整部电影,同样的故事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结局。

影片运用动画、蒙太奇、大量快速镜头、贯穿始终的嘈杂摇滚乐、劳拉的红发和奔跑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匆忙的气氛,足以让人窒息。

但是导演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如果我们仔细对比三种情况,就会发现这些偶然事件和劳拉的选择有一种混合的连锁效应,最终影响结局。

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是会见迈耶先生。迈耶的车去银行接洛拉的父亲。在前两个案例中,迈耶因为撞车耽误了行程,没有按时赶到银行。也是因为这个时差,劳拉才得以见到父亲。第三种情况,梅耶尔没有撞车去接洛拉的父亲,导致洛拉最终从赌场赢了654.38+万的概率,但也间接导致了梅耶尔和那辆车更严重的车祸,伤害了她的父亲。

遇到救护车也是关键事件。第一种情况,劳拉不想坐救护车,救护车碰到玻璃就停了。第二种情况,由于洛拉的干扰,救护车撞上了玻璃,直接导致司机及时撞上了超速行驶的曼尼。

事实上,在洛拉筹钱的20分钟事件中,只有父亲与洛拉有直接关系,会有直接关系。迈耶、骑自行车的人、乞丐和救护车司机本应是局外人,但他们与洛拉取得了联系。这些看似非常偶然的事件,其实都是有因的,因导致果,果又导致因。这种因果循环导致事件的必然性。这就是所谓必然是偶然产生的原因,两种偶然都存在于必然之中。

想起几年前看到的一则电视新闻:郑州航院一名大四学生骑自行车经过路边工地时,突然被电线杆击中头部,当即死亡。这件事让我意识到生命的脆弱。电线杆倒的时候正好有人路过撞了头,撞的是这个人而不是那个人,何况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真是小概率事件。如果回放一下这个人在被撞之前经历的事件,我们一定会知道是什么偶然事件导致了这种必然。或许是和一个老同学聊天的时间直接增加了几率,又或许是为了早点回学校,抄近路正好。也许,也许有太多的可能性,但是人都去世了,也没什么可做的了。

讽刺的是,在电影中,洛拉两次遇到乞丐,但两次都匆匆而过。第三种情况,洛拉居然以92.7马克赢了654.38+万马克,曼尼居然追着乞丐要拿回钱包。于是洛拉拼命得到的6.5438+万马克突然失去了意义,洛拉像个傻子一样不知所措。似乎是导演故意跟观众开了个玩笑,才发现人生无常,命运顺遂。有的人一夜成名,有的人一夜暴富。有的人第一次买彩票会中头奖,有的人第一次坐飞机会遇到飞机失事。有时候越想得到越得不到。突然有一天不需要努力就能得到。有时候,越害怕,越会得到。你不怕,但你不会来。如果你找回了你失去的,你就会找回你得到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生就是这样一种循环紊乱,世界上的人不是欣喜若狂,就是悲从中来。谁能做到所谓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导演无情地用这个来暗示人在生活和命运面前的渺小和无能,让人更加感到无助。

想起七宗罪(暴食、贪婪、懒惰、色欲、傲慢、嫉妒和狂怒——天主教认为永远被劫的七宗罪)的最后一幕,布拉德·皮特饰演的警察最后因为狂怒杀死了杀手(杀手因为嫉妒杀死了警察的妻子),这是杀手(声称代表上帝惩罚人类)安排的,因为杀手自己犯了。看到这令人不寒而栗。这部电影有着强烈的宗教意味,人们终究会因为他们的罪行而受到惩罚。人终究逃不过自己的命运。七宗罪的一个寓意是在说人的命运,而《奔跑吧洛拉》也是在说人在命运面前的无能和渺小。

但是,电影终究是电影,你可以选择不同的结局;生活终究还是生活,永远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我突然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把精神奉献给一种宗教的寄托。当人真正开始思考自己,思考生命与世界、宇宙的关系时,突然发现有很多问题是无法回答和解释的,于是产生了恐惧感,所谓的恐惧是一种不确定性的深层心理反应。其实,人充其量只是宇宙中的一个漂浮的粒子,在面对未知的力量时会变得无足轻重。如此多的人开始相信命运,相信未知的力量,相信把圣灵交给上帝保管,他们就能在恐惧中永远安息。不知道是不是人在被上帝创造出来的时候,对万物和宇宙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找不到自己的靠山,所以人类就自欺欺人的创造了一个万能的上帝,然后创造宗教,告诉自己上帝与我们同在,恐惧就会消失。可悲的人类!

短短一小时十分钟的电影《奔跑吧罗拉》就像一道圣旨,无情地揭示了人类的命运,让人深思,令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