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门的历史变迁
在水西门的南边曾有一个水关,南淝河从此关入城、穿城而过,即是在合肥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西水关。西水关对于合肥的繁华与衰败,曾有过很大的影响。水聚则财聚,因为西水关引淝河水入城,不仅能灌溉稻田,还能促进商贸往来,才使得金斗河两岸商肆林立,繁花似锦。
清人徐子苓在《庐州战守记》中写道:“庐州城周二十六里,为堞四千五百七十有奇,总七门。”水西门,建于明代正德七年(公元1512 年)前后,在合肥老城西门北侧,为七座城门之一,与拱辰门建筑结构相同。城门上有楼,楼有三楹,前有瓮城,顶有石台。 明朝中期,庐州知府徐钰为了防范农民刘六刘七暴乱,堵塞西水关,改在水关右侧淝河北岸重建西门,闭水关这一举动,使得合肥在明末开始衰败。“阔者日益窄,深者日益浅。山水暴涨,满城为壑;二雨止流枯,即同陆地。”在西水关以内,大部分都是稻田,百姓受损严重。明朝黄道日在《山水城池议》里忧心忡忡地写道:“ 城池之固,比于金汤,谓其高深足恃耳。比来,城渐颓堕,不是补砌为劳;池已浅淤,未闻开浚有日。”“水西关以里,尤为作圃者天站,财源若此先涸,欲民之富可常保也得乎?向有图浚之者,而甲可乙否,美议不终,惜哉!”
水西门遗址的碑文记载:“合肥唐代称金斗城,南宋时拓展其北部,称斗梁城。元末加固扩修,明清两代进一步开凿西北濠,补其残缺,逐步形成周长4706 丈,高2 丈余,底宽4 丈余,上宽8尺,有墙垛、望台、城门七座、水关两座的庐州府城。城高池深,易守难攻,故有‘铁打庐州府’之称。”“ 天生重庆,铁打庐州”,固若金汤的合肥城池,曾让前来攻城的军队屡战屡败。
铁打庐州终究破灭,刘六刘七农民起义导致闭塞西水关;张献忠一马当先从水西门杀进合肥。可以看出,水西门成为军事进攻的重点方向。 1853 年12 月,太平军兵临庐州城下,到任仅两天的安徽巡抚江忠源紧急布防。在攻取庐州的战斗中,太平军采取了拿手的挖地道放地雷战术,多次炸开城墙。围攻庐州36 天里,太平军先以城外居民点作掩护,挖掘地道,以水西门为进攻重点。江忠源督兵从城内对挖,破坏了太平军的9条地道,并先后两次堵住了太平军的轰城和冲锋。太平军便改用新法,在水西门月城旁掘上下双层地道,直达城下,完全出乎江忠源的意料。1854 年1 月9 日,在水西门放地雷,“城陷四丈”。1月14日深夜,太平军在水西门以居高临下之势,发起总攻,太平军在水西门一带用预埋的地雷炸毁城墙,上层地雷轰发,江忠源派兵抢堵,紧接着下层地雷又发,轰爆之声惊天动地,城墙被炸塌数十丈。经历一个多月,太平军终于“庐州大捷”。
这发生在合肥历史上的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战事,谱写了一首首悲壮的史诗。
《合肥县志》有记载,在水西门外,有一桥,旧为石拱三孔桥,名叫肥宁桥,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 水西门桥”。县志称,“在水西门外肥水上,知府张潮建,有碑记”。在《肥宁桥记》中有文写道:“兹水位民患久矣,至今而始宁,肥民亦庶几永宁乎!”肥宁桥,寓意美好:肥水安宁。 民俗专家牛耘回忆,合肥的城门楼子,古城墙,都是他儿时玩耍的好地方,五十年代初期,牛耘去上海学习,等到回来的时候,城门城墙却都没了踪影。合肥老城墙的消逝,缘起于1951年合肥市政协的一项决定:拆除旧城墙,改建环城马路。
解放后,合肥第三钢铁厂建于水西门以北。1958 年,为了适应大炼钢铁的需要,在桥左三十米处兴建木质双桥,1981 年在原石桥址上重建钢筋混凝土新型桥梁,桥北首路面垫升2米多高,与环城呈一水平线,当年水西门水闸是在桥左五十米处,1955 年将西水闸移建于六安路北首环城路外侧,避免了洪水正面冲击。
在最近合肥第三轮路桥命名规划中,原环城西路跨线桥正式以历史地名命名为水西门桥。 今天,在水西门遗址旁,南淝河两岸杨柳依依,合肥市图书馆倚立在淝河南侧,窗明几净,成为读者们消磨下午时光的最好选择,北侧,咖啡馆体现出这座城市的时尚气息,两座现代化的桥梁接待着来来往往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