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因为高考没考好而自杀的学生?
我很反对“跳楼的考生逻辑有问题”、“考生有错”这种解释。我猜想,跳楼自杀的人可能是有重度抑郁症。我认为我没有资格评价别人,所以我谈谈自己。
高三时,我处在抑郁状态。学校很差,差到没有人报,差到教育处基本只关心卫生;老师得过且过;同学比较聪明却幼稚不努力,成天想着玩游戏;我也不是天才,我的自律程度也有限。这样的条件下,我凭什么和本省的优秀同学竞争?
可是我一直都认为自己能成为强者,一直都认为自己是有能力实现的人、站出来改变的人,叫我“固执”吧,反正高中三年,我一次次追逐理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沮丧放弃,又一次次重新站起。我没放弃希望。我坚持下来了。
所以当我在我的学校苦苦挣扎的时候,我有着很大的心理落差,我面临着抑郁。幸亏在高三后期,有明智的父母把我接回家自学,否则……我不敢想。
——————————————————————
高中,我多次经历过抑郁状态。
抑郁的人有永久性、普遍性、人格化的悲观解释风格。
假设一个抑郁的人成绩不好……
永久性,是时间上的放大,他会想“我的学习成绩永远不会好起来”
普遍性,是空间上的放大,当他只有物理成绩差时,这个人想到的只是“我成绩很差,我的家长和老师一定会责怪我”
人格化,就是把自己行为上的错误上升到人格层面,当这个人因为贪玩导致成绩下滑时,他会想“我没有自控力,我太懒惰了”
——————————————————————
很可笑吗?如果你这么觉得,你应该感到羞愧。为什么呢?
因为这种解释风格就顽固的存在于每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脑海里。有多少比你聪明的多、有智慧得多的人也在抑郁症的苦海里挣扎着。
悲观或乐观的解释风格是在一次次失败或成功中塑造的。一个高三的普通学生,他面临的更多是失败而非成功。1.卷子做不完。2.难题不会做。3.自己比别人差。4.考试成绩没有突破。5.能力好像没有进步。6.我是一个普通中学理科班的女生,我的老师总是武断地认为男生很聪明只是习惯不好、不上心,女生哪儿都好只不过不够聪明。他们大错特错了。可他们是老师,是那个站在讲台上的权威。
有时候,让一个高三学生走向抑郁的,更多的不是高考的压力,而是那么多失败造成的悲观的解释风格。我们都觉得自己失败一千次后,能一千零一次站起来。但很多情况下事实并非如此。失败一千次以后,我们都不再是当初那番模样。抑郁着瓦解人的意志,改变着人的态度和认知。
我们应该关注高三学生的心理状态。在马丁·塞利格曼的书中,提到过这样一个调查——犯人在入狱前基本没有患抑郁症的,在出狱后基本全都患上抑郁症。也就是,犯人在监狱中形成了悲观的解释风格。
很多高三学生也在高三形成了悲观的解释风格。
就我个人而言,在一段最黑暗的日子里,我认为我笨,我认为我再也不可能取得好成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