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虚乌有一词出自哪部作品
子虚乌有是出自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汉·司马相如著《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子虚和乌有是汉代司马相如写的《子虚赋》里虚构的人物,讲的是子虚跟无有两个人互相吹嘘自己国家有多少强大,但是实际上都是假的。子虚乌有指的是不存在不真实的事情。
成语故事:
司马相如,字长卿,因为仰慕战国时代的蔺相如,所以自名相如。司马相如少年时代就爱读书,文章写得很漂亮。司马相如写《子虚赋》时,名声还不很大。他的《子虚赋》是描写游猎的事情。汉武帝爱好游猎,读了这篇文章,十分赞赏,以为是前朝名人的杰作,叹道:“可惜我不能和这位大作家生在同一个时代,没法见他。”
有个人名叫杨得意,是汉武帝的一个小官吏,他见汉武帝如此赞赏《子虚赋》,便说:“这篇文章是我的同乡司马相如写的。”汉武帝又惊又喜,便立即传令召见。司马相如见汉武帝如此欣赏这篇文章,便说道:“《子虚赋》写得不过是诸侯的游猎活动,算不了什么;要是写起天子的游猎来,那就更可观了。”
汉武帝非常高兴,请他再写,并且给了他官职。司马相如后来又献上了《上林赋》,还上过《谏猎疏》,劝汉武帝不要过分醉心于危险的游猎活动,并且认为这种活动,浪费库财,影响国事,没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