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永不过时-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
前言: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军一无外援,二无财政支持,物质条件极其艰苦,官兵生活异常的艰辛。生在新中国的我们无法感知当时的艰苦卓绝,可以通过学习了解那一段悲壮又催人奋进的历史。
在小学课本里,有一篇课文"金色的鱼钩",记叙的是一个发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催人泪下的革命传统故事: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力照顾三个病号,将钓到的鱼全给了病号吃。在即将走出草地时,饿得奄奄一息的老班长却牺牲了。还有一篇《倔犟的小鬼》讲述陈赓看见一个非常瘦小的红军,于是便要把自己的粮食分给小红军。可是小红军拒绝了,并拍拍自己包说还有很多粮食。分开后,陈赓再一次看到小红军时他已经死了,打开他装粮食的袋子发现里面是一个有很多牙印的牛膝骨。当时流传一首歌谣:“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军民齐心协力,粉碎敌人的“围剿”。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正是红军二万五千里征程中风餐露宿、不畏牺牲的真实写照,“朱德的扁担”,见证了干部团队与战士们同甘***苦的情怀,这是抗战胜利的保证之一。
可以说艰苦奋斗贯穿了我军整个发展历程。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同样使用了当今我们事业的奋斗历程。中国古训有一句:富不过三代,很少有人能打破这个魔咒,这多半是因为在创业初期,企业都经历过艰难拮据,恨不得一分钱当两半花,如果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根本无法生存的发展历程。但是随着规模和实力逐渐壮大,渐渐地就很难再保障创业时艰苦奋斗的作风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创业者丢掉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仅经营成本随之增加,而且还会以继任着留下许多隐患,如果一个单位形成了讲排场、摆阔气的不良作风,想扭转过来将非常的困难甚至不可能,大家看看旧社会,一些大户人家家境败落,明明入不敷出,还要强撑门面,就如红楼梦中的贾府,有人想改也无力回天了。
丢掉艰苦奋斗的作风,除了增加经营成本,还会严重影响团队的精神状态。古人讲玩物丧志,逸豫亡身,试想一个成天出入五星级饭店,豪车傍身,美女围绕的老板,怎么可能真正的能够放下身段,抓基层,认真接待普通顾客、普通员工,将全部心思放在公司发展和自身素质提高上呢?一个团队如果每天都身处安逸,每天刷刷手机喝喝茶摸摸鱼悠哉悠哉,一旦战役打响,如何保证胜利呢?
任正非在《天道酬勤》一文中总结华为在互联网泡沫破灭活下来的原因:“其实正是我们当时的落后救了我们,我们没有能力盲目的追赶技术的潮流,我们再落后就死于就死无葬身之地。华为相对弱小,面临更艰难的困境,要生存和发展,只能用别人看来很“傻”的办法:就是艰苦奋斗!华为不战而亡,没有退路,只有艰苦奋斗,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华为是无数优秀的儿女贡献青春和热血,才形成了今天的基础。创业初期,我们的研发部从五六个开发人员开始,没有资源,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凭借60年代两弹一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忘我工作拼搏奉献的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为榜样,大家勤能补拙、刻苦攻关难以拒绝的钻研技术方案,开发验证测试产品设备,没有假日和周末,更没有白天和黑夜,就在垫子上睡一觉,醒来接着干,这就是华为的“垫子文化”的起源。虽然今天垫子已经用来午休,但创业初期形成的“垫子文化”记载着一代华为人的奋斗和拼搏,是我们需要传承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华为走到今天,在很多人看来,已经很大很成功了,有人认为创业时期形成的“垫子文化”,奋斗文化已经不适合了,可以放松一下,可以按部就班,这是很危险的,繁荣的背后都充满危机,这个危机不是繁荣本身必然的特点,而是处在繁荣包围中的人的思想,艰苦奋斗必然带来繁荣,繁荣后不再艰苦奋斗,必然失去繁荣。
“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来”,历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我们必须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否则就会走向消亡。当然,奋斗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艰苦,奋斗时刻保持危机感,面对成绩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骄不躁。
艰苦奋斗是华为文化的主旋律,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用外界的误解或质疑而动摇了我们的奋斗文化,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华为的发展壮大而丢掉了我们的根本——艰苦奋斗。”
后记:
85载光阴荏苒,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为后人留下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激励后人踏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艰苦奋斗永不过时!为中国梦***同筑梦前行!
写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