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就是资本,什么情况下工作就要换?

前几天,几个朋友闲聊,聊起一件事感觉有必要拿出来说说。朋友单位招聘,有一个小伙子整体感觉很优秀,比较适合,可就是有一点比较让人发愁,刚毕业没两年的孩子,居然换了六个工作,而且给出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单位不适合自己、专业不对口等蹩脚原因,小伙子言谈之间充满信心,言外之意,年轻就是资本,可以不断试错然后再进行改进,之前的工作就是试错,现在应聘的这个工作其实更适合自己。朋友感慨,现在的年轻人有的是脾气和自信,毕竟年轻就是资本嘛,可那也不能这么糟蹋呀。

的确,年轻就是资本,年轻不怕犯错。可用两年的时间对职业选择进行频繁试错,这个成本有点太大了。我是鼓励年轻人试错的,但要考虑到自身情况,尤其是职业选择,在刚毕业的时候就要尽可能的选择好。一个人也确实只有经历了多次选择,才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然而,这并不能成为职业选择不负责任、随性而为的借口。如果选择的方向不正确,那么再多的“试错”过程都是徒劳的。

试错是有成本的,好多人其实并不是承受的起这个成本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也都犯过各种各样的错误,因此我们明白,试错是有成本的,我们必须要付出时间、精力、情感、金钱等等,这个世界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同的世界。有些人因为一个小错误很可能就一蹶不振、倾家荡产,而有些人却不过是无伤大雅、九牛一毛。因此,我们要坚守一个原则:在自己风险承受范围内去尝试。

期货大家都有所了解,有人说,期货交易的本质就是以不断的小额亏损来测试和捕捉大行情,也就是说,期货交易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的试错过程。2015年7月24日的一则消息在投资界引发了强烈关注:中国期货界传奇人物、瑞林嘉驰对冲基金操盘手、《期货大作手风云录》作者刘强在北京华贸中心酒店顶楼平台跳楼自杀。同样,2017年9月30日,一位做了20多年的老期货人因橡胶爆仓跳楼身亡!有消息称,该名资深操盘手募集民间资金过亿。类似于这样带血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试错过程本身是一条艰辛而坎坷的路,只是我们好多人在这条路上并不能走到终点。

试错不是一味地去试,而是有目的有想法地进行

白岩松在《对白》对关晓彤说,90后要敢于大胆试错,年轻就是资本。但是要加一个界限,30岁之前。30岁之前要不断地做加法,但是到了30岁的时候要做一次减法。在白岩松看来只有做减法成功的人,几乎没有做加法成功的人。

说白了,试错不是一味的去试,而是有目的有想法的去进行。试错的目的,就是找准方向。职场里也是一样,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能力和职业性质,工作内容等信息后,就要不断的去尝试是否适合自己,也就是去试错。但前提是你得用最小的成本去试错,你得投入一段时间才能真正了解到你喜欢做什么工作,那个行业才是你值得长期坚持下去的行业,你的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等等,只有知道这些,你的试错才不是走冤枉路,试错才是有结果的。

试错需要不断总结,复盘,减少试错成本

如何合理的减少试错成本,用最少的成本达到最理想目标,这就需要在之前错误的基础上不断的总结,有些错误试一次就够了。同样,一个目标的达成必然离不开计划,试错也一样,一切的结果都是在计划内就不会出问题。如果你目标明确的去尝试,那么我们要看是否能承担这个目标带来的成本支出,要尽可能减少试错成本,否则,只会将自己压垮。

个人建议,试错期间,要有明确的任务清单,试错之后,理性地有条理地列出需要总结改进的几个地方,在最短的时间内不断试错,然后做好自己的精力管理,拒绝低质量的学习。如果无法判断出最佳路径时,通过分析选出几个路径适当交些智商税,减少自己的试错时间也是明智之举。

减少试错成本的另外一个办法是走前人走过的路,或者说找个师傅带一下。创新是好事情,但有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做到复制就可以了。好的东西我们坚持做到更好,不好的东西,我们也就不再去碰了。多跟别人学习,成本也就可以少很多。

总之,人这一辈子,就是在不断的犯错中完善自己,成就自己。但是这个过程,是有成本的,不应该频繁滥用,我们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去试错,要有心理预期和风险管控,试错过程中也要不断总结、复盘,这样,才不至于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断去试错。毕竟,有些错误,一次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