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节目与新闻栏目的区别与联系

从几个方面分享一下广播电视台里的两大主力“骨架”节目体系:综艺节目和新闻资讯节目的异同

1.主体差异

综艺节目的内容主体是镜头或麦克风里的人物,特别是带有艺术表演色彩人物,如说演唱的表现者,强调趣味性与欣赏性,主要依靠个性与特色形成个体间与节目间的竞争力,转化后就是收视率和收听率。

在综艺节目中,目前主流的有两种模式:节目主持人节目与嘉宾节目,指的是节目中承担主要竞争力的人物角色由谁来承担,前者依靠专业节目主持人的魅力与能力,后者依靠外来嘉宾的特色与影响力,各有利弊。

新闻资讯节目的主体必定是事件,人物只是其中可变的组成元素,呈现的是事件,阐述的是与事件相关的人物、时间、地点等要素,追求真实性与客观性。新闻资讯节目的特点决定了不以人物为中心产生节目热度,只有不断出现以及变化的事件才能称之为“新闻资讯节目”。最简单的概念就是:新闻资讯节目就是不断变化的社会事件,而综艺节目就是不变的主体人物产生不断变化的内容(主持人节目);或不断变化的嘉宾产生不断变化的内容(嘉宾型节目)。

这里要明确一些常见的误区,综艺节目与新闻资讯节目的界定一般以“节目的表现形式”去分,而不是“根据内容题材”去分。

例如:一个娱乐资讯节目,常见的方式是引入娱乐产业的内容去播报或点评,如音乐、电影等相关的花边消息等,这种以第三人称角度的节目是典型的资讯节目,而不是综艺节目;同样,一个民生综艺节目,常见的方式是引入社会热点事件后,由主持人或嘉宾以第一人称去重新演绎或嬉笑怒骂地搞笑表演的,是典型的综艺节目。

2.人才类别的差异

综艺节目强调以人为主体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人是关键,镜头里的人行节目就行,镜头里的人不行节目很难行。所以在综艺节目的人才选拔上,更看重人的能力与魅力,也确实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明星效应,多人喜欢的人一般具有号召力,而通过才艺的能力与魅力去吸引人喜欢的人,是偏向演艺类人才的诉求的,但又因为属于广播电视台的节目人才,不可能只具备演艺能力,更需要具备采、编、播、控的基础职业能力。

新闻节目的人才更接近刚需配备,是广播电视台不可或缺的一环,虽然和综艺节目人才的视听享受或趣味要求有很大区别,但也是有较高的行业选拔标准的。就人才偏向性来分,综艺节目是偏向文化和艺术类的表演人才,新闻资讯节目是偏向文化和艺术的编辑型人才,前者强调第一人称表现主体自身的创意与差异,后者追求表现主体的***性与第三人称的“无我”状态。

3.承担的责任与价值差异

广播电视台中的新闻节目属于刚需配置,主要承担社会事件的广而播之的功能,也是政务与民生服务的一条桥梁。

综艺节目是各大广播电视台的收视保证与收入主要来源,属于大众需求度非常高的节目类型,同时也是带有明星化属性的演艺类常规节目。

在国内,原则上综艺节目与新闻节目是很好的互补角色,缺少了有力的新闻资讯节目的广播电视台也等同缺失了公信力;而缺少了能叫板的大型综艺节目的广播电视台也就等同于缺少了受欢迎程度与社会热度。

注:如BBC、CNN、前凤凰卫视等一类只靠新闻资讯节目能立台的情况,不适合应用在目前的国内媒体舆论管制环境下;同样,像TVB类纯靠娱乐立台的模式也很难在国内被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