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菊潜的人物介绍
中国科学院院士、铁路桥梁工程专家
汪菊潜,祖籍安徽省休宁县,他的祖父是城市贫民,父亲在教会中学任教员。他5岁入学,因家境清寒,在教会学校“自助部”半工半读。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入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半年后考入南洋大学,因立志学土木工程专业,于次年转到交通部唐山大学(后称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系,1926年以本科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获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学位。1927年1月被交通部派赴美国留学,一年后获康乃尔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在美国桥梁公司实习。留美期间,愤慨于中国人遭受洋人歧视,渴望祖国早日富强,决心学成为祖国效力。
1930年6月,他拒绝了美国桥梁公司的高薪聘请,毅然回国到铁道部工作,年仅23岁,受到工程界前辈萨福均的器重。时值南京火车轮渡北岸栈桥工程进展缓慢,选派他前去主持。凭着过人的才智、坚强的意志和精湛的技术,克服了泥质砂土、急流冲击的困扰和外国人的阻挠,加快了施工进度,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铁路工程界的重视与称赞。为了增加实践经验,1934年他主动要求调到粤汉铁路参加修建株(洲)韶(关)段,任分段长,副工程司。因工程质量优异,曾受到当时铁道部长孙科的表扬。1936年调铁道部工务司任技正。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国***联合抗日的鼓舞,在敌机轰炸沪宁铁路时,多次冒生命危险抢修桥梁。日军侵占南京,随部迁至汉口,后在云南滇缅铁路工程局、叙昆铁路工程局、四川綦江铁路工程处历任技正、工务课长、正工程司、处副总工程司、副处长等职。在这期间,他对日后成为国内外知名专家的林同炎(唐山交大1931届)、刘恢先(唐山交大1933届)、钱令希等人倍加爱护培养,并结下深厚友谊。1944年,在重庆受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唐山交大1916届)聘请,并任中国桥梁公司副总工程师。1945年由交通部派赴美国考察铁路一年,回国后仍在中国桥梁公司工作,被借到行政院工程计划团工作半年,后任中国桥梁公司上海分公司经理兼总工程师。在茅以升领导下,参加拟定了“上海市越江工程之研究”报告。抗战胜利后,负责修复被战火严重破坏的钱塘江大桥,他领导上海分公司的青年专家们创造出“套箱法”,成功地解决了修复深水桥墩的难题。解放前夕,他正在台湾承做肥料公司工程,由于长期以来对国民党政权的不满和绝望,他内心充满着对新中国的向往。当在报上看到人民解放军过长江的消息后,即乘飞机返回上海迎接黎明。这时,他同茅以升一道为保全中国桥梁公司和所属工厂以及钱塘江大桥工地的人员和财产做出了贡献。在他主持修复沪杭、浙赣铁路期间,不但出色完成了任务,还为抢修津浦、淮南、陇海各线的桥梁制造了所需构件,有力地支持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南方和西北。由于他的卓越贡献,1950年和1951年分别被评为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和全国铁路劳动模范。
1949年8月,他被任命为上海铁路局工务处长,1950年任铁道部工程总局副局长。为了加强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建设的领导,1954年他被任命为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局总工程师。他有力地支持了苏联专家西林提出的深水基础装配式管柱结构和管柱钻孔法,并积极领导和组织中国工人和技术人员进行试验,取得了成功。
1958年7月郑州黄河铁路大桥被特大洪水冲垮,他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组织才干协助铁道部余光生副部长审定抢修方案指挥施工,确保了两周内修复通车。60年代初他积极筹备修建南京长江大桥,为其顺利建成铺平了道路。
1958年他被任命为铁道部科学技术会议副主席,铁道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59年任铁道部副部长,同年,参加修建人民大会堂,周恩来总理亲自组织审查设计,指定他担任结构组联系人。1960年主持全国铁路新线建设工作。
他曾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八届执行委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