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电影票房夺冠,是什么让《中国机长》取得了这样的好成绩?

不同于《泰坦尼克号》时间久远的豪华游轮失事,《中国机长》中“乘飞机”这件与普通人的生活紧密相关的事情,加上“真实事件”这四个字的万钧之力,更是让灾难片惯有的惊心动魄,被成倍地放大了。

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揪着一颗心。八千米高空,上是催命的气流,下是绝命的悬崖,不知餍足地吸着氧气,脆弱的铁皮包裹着恐慌与疯狂。当看到其中的一个情节时,心跳真的漏了半拍,影片结束之后还是心惊胆颤。

《中国机长》的代入感非常强烈,这样的强烈并不在于拍摄技巧有多么出神入化;而是在于,一想到这些事曾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我们头顶的天空,就脊背发凉。

影片总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叙述,一条是机组人员与相关的工作人员,另一条是机上的乘客与地面的普通人。主旋律电影的类型化是近年发展的大趋势。从登机到遇险,影片花了大量篇幅描绘了多位乘客和其他的市民,导演意图通过普通人面对灾难时的不同反应,折射出众生百态。

飞机上,缺少对乘客情绪变化的刻画和酝酿,以至于之后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冲突刚一爆发就泄了气,叫人摸不着头脑;

飞机下,拍摄了众多关心险情的市民,但是没有一个形象能够推动氛围,他们更像是到片场凑热闹的群众,而不是电影中的角色。成功的艺术形象,是蕴含***性的个性,是唤醒联想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