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发明了机关枪
谁发明了机关枪
机枪在中国也有称机关枪的,是世界上第一种不需借助外力,靠子弹的发射药做动力完成自动动作的机枪,一般指陆军在地面使用的机枪,另外在飞机、舰船和战斗车辆上也通常装备。
机枪在步兵轻武器中也算是年轻的枪种,我们要是从1851年算做其问世时间,到现在也只有一百多年。在这短短的百余年中,机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立下赫赫战功。如果发掘历史,察看其生展历程,机枪与其它步兵武器一样,也是根据战争的需要才发展起来的,先是重机枪,而后轻机枪及轻重两用机枪。目前,机枪已形成了包括轻机枪、重机枪、通用机枪、坦克机枪、坦克并列机枪、航空机枪和大口径机枪等多品种的机枪系列。
我们追根溯源发现,世界上第一挺机枪是比利时一位工程师于1851年设计出来的,他曾是法国拿破仑军队中的上尉军官,因枪是在蒙蒂尼工厂监制的,因而定名“蒙蒂尼”机枪。这类机枪当时还属手动机枪,发明不久,法军又把它改为手动曲柄操纵、由25个击发装置进行击发的第一挺机枪。该枪在两次的普法战争中使用,因故障太多,此后便从战场上消失了。
1882年,英籍美国人马克沁(1840~1916年)赴英国考察时,发现士兵射击常因步枪的后座力,肩膀被撞得瘀青。这表明枪的后座力能量大,能量又来自于枪弹发射时产生的火药气体,马克沁认为可以加以利用。首先在一支老式的温切斯特步枪上进行改装试验,利用射击时子弹喷发的火药气体使枪完成开锁、退壳、送弹、重新闭锁等一系列动作,实现子弹的自动连续射击,并减轻了枪的后坐力。1884年,马克沁便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支自动步枪,成为美、英等国的“自动武器之父”。但在刚被发明的时候,虽然也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却依旧不受军队的待见,因为它太过于笨重,似乎不适合进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联军在法国索姆地区正面上发动了一次大规模进攻,遭到早有埋伏的众多德国马克沁机枪的猛烈射击,结果一天之内,英法联军就死伤5.7万余人。人们这才意识到,武器的改变使拿破仑的步兵战术已经过时,士兵排成一个个纵队,向有着机枪的敌人冲锋,只会白白送命,抱着机枪扫射才是制胜之道,因而一战也就成为了机枪的战争。
马克沁机枪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战争的形态,在那个年代,这款机枪的作用甚至堪比飞机大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开始时,几乎所有的军队都配备了机枪,装备总数则随着战事的推进而不断增加。一挺重型机枪每分钟可以发射400-600发子弹,对于由80或80人以上的步兵组成的行动队来说是完成任务的好帮手。由于机枪可以固定在战壕里直接对来袭者开火,所以非常适合用在防御行动中。但它们也能满足进攻行动的需要,只是在这种情况下,步兵得把机枪高高举起,使子弹从前方战友上方飞过,再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敌方目标的头上。
机枪一般分三部分:一是用来固定的底座或橇、机枪主体,以及用来给枪管外裹着的“水套”灌水的水壶(在水套中灌水是为了防止枪管过热)。法国从1914年开始采用的霍奇基斯型和美国的寇特型机枪则属于较为少见的空气制冷型机枪。用来给机枪装弹的供弹带有的是30发一条,而用机织布或金属带作为联接、子弹数更多的供弹带则更为常见。
重型机枪大多数都在32—40千克一一还不算机枪开火所配备弹药的重量。英国维克斯重型机枪的标准配置是16条250发的供弹带(打光了还能再领),每条就有10千克重。这么重的东西可不是动动手指头就能推动的,如果士兵们在交战时想要改变一下开火位置,非得你拖我推、齐心协力不可。但在休战时他们则会把机枪拆开,用骡车或者手推车来运,要操作一挺机枪至少需要2—3名机枪手进行配合。为了满足机枪快速发射的需要,还得专门安排人来背弹药,所以战场上多数的机枪后都有一个4—6人的小组。
为适应战场需要,手提式轻型机枪应运而生,这种机枪的重量一般为10—14千克,其中接近10千克的较多。在理想状况下,气冷机枪每分钟可发射250—600发子弹。轻机枪可用供弹带或弹装填子弹,而弹匣则较为实用。德军给08型机枪加上一个枪垛,制造了08/15型机枪,而法国的乔奇型轻机枪不仅是法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标配,在盟友中也流行好一阵一一协约国军队***配备25万挺乔奇轻机枪,仅美国1917年就订购3.4万挺。由于缺乏行业规范,流行一时的乔奇枪轻是轻,就是不够耐用。
1918年初得以批量制造的9毫米口径伯格曼18/1式机枪,是一款重量轻、易携带的半自动机枪,其唯一的缺点是弹匣只装32发子弹。当已无力发动有效进攻的德国军队开如大量使用这种机枪时,受害颇深的协约国在战后还心有余悸,甚至在《凡尔赛条约》里还专列了一个条款来限制这种机他的制造。
还有一种著名的机枪是丹麦骑兵1902年使用的轻型机枪“麦德森”,曾被34个国家使用过。这种机枪的最大特点是枪管短,后坐轻。 机枪在作战中的重要性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显现出来的。当时战场上几乎80%—90%的伤亡都是由机枪造成的。那时,美国的马克沁、勃朗宁机枪,英国的维克斯、刘易斯机枪,法国的哈奇开斯机枪等都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好的轻机枪应属刘易斯型,这种机枪是美国1911年设计的,后来在比利时和英国的军工厂里得以批量制造。虽然此种枪在战地移动中沉了些,但性能却很稳定,因此不仅成为比利时和英国步兵部队的基本配置,更被用来武装飞机、汽车和坦克。
中国接触到机枪的时间并不晚,早在1885年时,也就是光绪十一年,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洋务派首领李鸿章出访英国,在伦敦观看了马克沁机枪的射击表演,并购置几挺样品回来仿制。这样,从1888年也就是光绪十四年开始,到清政府垮台以及民国时期,旧中国仿制出多种类型的马克沁机枪,其中尤以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定型的二四式最为有名。
在过去战争中,机枪的地位很重要,但随着突击步枪和更先进的武器出现,机枪地位有所下降,但它依然是阵地战役中班组支援火力和压制敌方不可或缺的厉害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