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没有“矛盾”这个词语的时候,人们是怎么表达“矛盾”这个意思的呢?
《论语》中用“两端”来代表“矛盾”。
孔子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尔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这里说的“两端”是指事物的矛盾着的对立的两极,即矛盾的对立面。朱熹注释说:“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盖凡物皆有两端,如小大、厚薄之类”,朱熹的训释十分正确。孔子还说:“允执其中”(《论语·尧曰》),朱熹注:“中者,无过不及之名”。“过”与“不及”也是两端。“执两用中”的“执中”就是要求从矛盾对立的两端中“叩其两端”、“攻乎异端”,然后找出“不偏不倚”的正中之道来。孔子的“中庸”思想反对“过”,也反对“不及”,因为“过”还是“不及”都是各执一端,偏颇而不全面,因而是不正确的。
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对我国辩证思维的继承与升华。我们祖先早就认识到每一个事物不是单纯的“一”,而是包含着“二”的对立统一体。如《左传》中的“物生有贰”,《老子》中的“道生一、一生二”,《周易大传》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等命题中都包含着这样的思想。孔子把尚中的思想和一分为二的观点溶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庸”的认识方法,这是孔子对认识论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是在承认事物矛盾对立的前提下,“执中”、“用中”,并不是主观地排除或消除事物的矛盾,因为矛盾着的“两端”是客观存在的。《论语》说的“叩其两端”(《子罕》)、“攻乎异端”(《为政》)中的“两端”和“异端”就是指的事物的对立的两极,即一分为二的另一表达方式。所以,赵纪彬先生说:“所谓‘异端’与‘两端’只是字面不同,实质上皆指事物的内部矛盾”(《论语新探》第244页)。赵纪彬先生把“即其两端”、“攻乎异端”说成是“解消矛盾”、“调和矛盾的折衷主义的认识方法”(同上,第248、252页)是值得商榷的。这里的关键是如何解释“叩”和“治”。叩,击也。轻击曰叩,细心推敲,认真捉摸之意。攻,治也。治学问之治,即研究之意。可见“叩其两端”、“攻乎异端”就是认真研究矛盾对立的两极,并且正确把握着对立面之间的联系,从这种联系中找出适度的“中介”来,这就是“执中”、“用中”,这就是孔子“中庸”思想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