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神话中杀父娶母的是谁呢?

俄狄浦斯

出自《俄狄浦斯王》古希腊

作家:索福克勒斯

传说俄狄浦斯出生后,其生父忒拜王拉伊奥斯从神谕中得知他长大 后将会杀父娶母,因而用铁丝穿其脚踵,令一个 仆人把婴儿抛到荒郊野外。仆人怜惜这个无辜的孩子,把他送给科林斯的一个牧羊人。科林斯国王因为没有儿子,于是就收养了他。

成年后,当 俄狄浦斯从神那里得知自己命中注定要杀父娶母时,他为了躲避神示的厄运降临,就逃离了科林斯,因为他以为科林斯国王和王后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可是俄狄浦斯万万没想到正是这种刻意的躲避加速了他人生悲剧的步伐。

他离开养父母, 朝忒拜城走去,在逃离的路上俄狄浦斯受到了一伙路人的凌辱,一怒之下杀了四个人,其中就有他微服私访的亲生父亲——年迈的忒拜国国王拉伊奥斯。

不久之后,俄狄浦斯以其非凡的聪明才智除掉了危害忒拜民众的人面狮身女妖斯芬克斯,被忒拜人民拥戴为王,并且娶了前国王的王后——他的生母为妻,还和她生育了两个孩子。 俄狄浦斯就这样成为了杀父娶母的罪人,可他自己对此却毫不知情。

为了平息忒拜国内流行的瘟疫,按照神的指示,俄狄浦斯寻找杀害前王拉伊奥斯的凶手,结果发现要找的凶手就是自己,而杀父娶母的命运还是降临到了他的身上。俄狄浦斯的母亲伊俄卡斯特在悲痛中自尽来洗净自己的罪孽。

俄狄浦斯在百感交集中刺瞎了自己的双眼,然后自我放逐,与他的两个女儿远离了忒拜城,到处流浪,来惩罚自己的弥天大罪。以求忏悔。

扩展资料

《俄狄浦斯王》被视为古希腊最高的悲剧成就,是十全十美的悲剧,悲剧的典范。

精妙的结构:运用闭锁式结构,即 在高潮中不断回到过去,在“发现”中突转情节。优化了情节的组合,根据情节需要,设置多种互为关联的铺垫。稳健的构思和戏剧的矛盾相辅相成。

表现人的意志与命运的矛盾,表现主人公勇敢,正直,善良,敢于承担责任。

突出表现了偶然和必然的复杂关系,命运的“无常”、“无奈”。阐述的是西方神话中命运主宰一切的观点。

其中的斯芬克斯之谜更是象征着人类的第一次认识自我和自我探索,开始了人的哲学时代。

同时也是古希腊新伦理道德观念形成的表现,表达了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的痛苦回忆。

百度百科-俄狄浦斯

百度百科-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著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