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治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乱翻译
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治,桀纣弃义倍信而天下乱。翻译:古时候,夏禹、商汤立足道义、努力守信,天下大治;夏桀、商纣抛弃道义、不讲信用,因而天下大乱。出自:《荀子·强国》。
荀子介绍:
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尊称为荀卿。赵国人,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荀子初游学于齐。齐湣王末年,上书劝说齐国宰相,不被采纳,离开齐国去了楚国。
齐襄王时,荀子返齐,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祭酒(学长)。秦昭王四十一年(前266年),荀子应聘至秦,见秦昭王及秦相范雎。赞赏秦国政治清明,民风淳朴。
荀子人物生平:
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荀(xún)子于五十岁(有学者认为传抄时误将十五改为五十)。始来游学于齐国,到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
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
荀子主要成就:
1、天道自然的思想:
荀子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与规律化,见于他的《天论》一文。“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2、“天行有常”的思想:
荀子以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