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述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关定义
(1)课程的概念
①广义: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或指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和。
②狭义:指一门学科。
(2)整合的概念 简单地说,整合不是混合,是融合。把两者融合在一起,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系统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融入了课程教学的各个领域:如班级授课、小组学习、自主学习,成为既是学习的对象,又是学习的手段。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
(1)可以对教师教学提供帮助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当然,使用信息技术应该把重点放在解决那些传统教学不便解决或无力解决的教学和学习问题上,信息技术在支持现代学习和教学上具有自己的优势。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指能够清楚地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确定、评价、有效利用信息以及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信息应用的实践力;对信息科学的理解;对信息技术的社会应用的态度。学生可以在信息技术的参与和应用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3)是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 由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使得传统的认知工具得到了充实,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进行更有效的学习。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过程之中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理想的教学和学习的支持环境。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学生的创造工具。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理论基础有力支持着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基于计算机的课件开发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对形象思维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可以对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
(5)可以作为整合多学科的工具 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不区分学科的界限,为了完成某一主题或课题,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基点,经过体验和活动,进行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这样,可以着重培养学生主体性地运用多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资质和能力,创造性、协作性地处理事物的态度,促进“生存发展能力”的形成。
二、以知识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这是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最简单方式,也是目前很多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应用状况所处于的层次。教师使用第三方开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或利用PowerPoint等一些比较易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此类应用的目的一般在于清楚地说明教材内容的结构,或形象地演示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或者计算机外接传感器来演示某些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这样,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计算机代替了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功能。
如果信息技术的使用效果还不如使用投影、幻灯、录像的教学效果,或者只是简单地代替了投影、幻灯、录像等媒体,成为教学的一种装饰或点缀,就毫无意义。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的教学手段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较小,只是必要时偶尔用一用。学生也只有听、看,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因此,这种教学应用模式中学生仍是被动地学习。
2.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
交流、互动是现代教学方法的重要标志之一。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在课上或课下为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创设一定的交流机会,必然能促进师生情感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就是指将信息技术以辅助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的方式引入教学。在有互联网或局域网的硬件环境下,采用的BBS、聊天室等网络交流工具,根据教学的需要或学生的兴趣开设一些专题,并赋予学生自由开辟专题和聊天室的权利,使他们有机会对课程的形式、教师的优缺点、无法解决的问题等进行交流。
讲授式教学仍然是此层次的主要教学策略,学生仍以个体作业形式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基本没有变化,但是,教师多了一项工作:在互联网和局域网上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交流进行组织和管理。由于感情和兴趣被激起的原因,学生对学习产生更高的积极性。
3.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技术的教育深入应用,许多计算机辅助学习的软件开发出来了,为学生巩固新知识、熟练和应用所学的知识,以及预习要学的知识,提供了用技术手段来辅导教学的新形式。计算机软件实现了部分代替教师的职能,如:出题、评定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个别差异得到了体现,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调和节奏学习。
学生有了与教学软件相接触的机会,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但是不能把信息技术的个别辅导功能过分放大,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功能。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在其遇到障碍或问题时,给予及时的辅导和帮助。
三、以资源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以知识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本上都是封闭的、以个别化学习和讲授为主。在以资源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学观念、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等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思路也转到以学为中心上,整个教学对资源是开放的,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内的知识时可以获得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占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各种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组织者。
1.信息技术作为获取资源的工具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上资源的丰富程度超乎人们的想象,如何在信息海洋中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源,如何迅速地判断资源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取舍,如何合理地将资源重新组合为己所用,这些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极大扩充课堂上教师呈现给学生的知识容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
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了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教师可以在课前将所需的资源整理好,保存在某一特定文件夹下或做成内部网站,让学生访问该文件夹来选择有用信息;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如网址、搜索引擎、相关人物等,由学生自己去Internet或资源库中去搜集素材。相比较来说,后者比前者更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现实环境的限制,如:上网速度慢、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低、无法上Internet等原因,也可以采用第一种方式,不过要求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让学生有对信息进行“筛选”的可能。
2.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
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整个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在其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及时的辅导和帮助。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达到对丰富知识的内化。可采用任务式教学策略,适合于从小学高年级以上的所有年级,如让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写一篇你最向往的地方的作文,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获得丰富的资源,在对资源加工整理后,选择写作主题,拟定题目,然后将有用的文本、图形等加工后融入自己的文章,再用Word编出精美的格式,就可能写出一篇内容丰富的、感人的作文等。
3.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
这是一种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或学习模式,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或学习,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或学习(即可以开展集体讨论或辩论),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起来,所以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协作教学、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完全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的,不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甚至指导教师都可以按照学习者自己的意愿或需要进行选择。学习者可以在家里或是在办公室学习(通过计算机终端),也可以在旅途中学习(通过便携式多功能微机)。每个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均可完成下列操作功能:查询和访问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多种信息源(必要时可以从该信息源拷贝所需的软件或资料);对选择出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重新排序或重新建构)和存储;和教师或其他学习者直接通讯(进行咨询、辅导、讨论和交流);和教师或其他学习者***享或***同操纵某个软件或文档资料的内容。
由于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采的交互式人机界面,能为学习者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按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因而很易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为学习者实现自我探索式、自我发现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有可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真正达到让学习者实现自我建构知识的意义、甚至发现与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
4.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
虽然我们强调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以及协作能力的培养,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实现这种目标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扮演着“研发工具”的角色。
很多工具型教学软件都可以为该层次的教学和学习提供很好的支持。如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几何画板》可为学生提供自我动手、探索问题的机会:当面对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和协作,提出自己的假设和推理,然后用《几何画板》进行验证;此外,学生还可以使用《几何画板》自己做实验来发现、总结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现象,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圆周率的存在及计算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更为学生的探索和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如在经济学课程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的商业情境,让学生在各种真实、复杂条件下作出决策和选择,提高学生对真实问题的解决能力。
探索式教学和问题解决式教学等都是将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的教学模式,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如何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设计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模式仍是国内外所有教育人员奋斗的方向之一。
四、全方位的课程整合
当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得到充分发展和利用时,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更系统、更科学的探讨和细化时,必然会推动教育发生一次重大的变革,促进教育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架构的改革,从而完成整个教学的信息化,将信息技术无缝地融合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达到信息技术和课程改革的更高的目标。
1.促进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改革发展趋势是:教材的难度增加,重视基本理论,强调知识内在的联系。要依据高难度、高速度和理论化原则重新编写教材,在课程设计上重在学科结构合理,教学内容少而精,着重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基本原理以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制定教学大纲要着眼于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创造力的培养,而不是现成知识的传授和一般技术的培训,基础要宽。教育内容还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解决真实性问题的能力。教材的多媒化,利用多媒体,尤其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使学生在学习某一内容时,可跳转到和该内容相关的任何知识点和资源。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材和工具书变成多媒体化,它们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像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教材的信息化表述。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给传统教学内容结构带来了强大的冲击。那些强调知识内在联系、基本理论、与真实世界相关的教学内容变得越来越重要,而那些大量脱离实际、简单的知识传授和技术培训的教学内容则成为一种冗余和障碍。其次,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将由原来的文本性、线性结构形式变为多媒化、超链接结构形式。
2.信息能力培养
传统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算”等能力,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在重视学生的传统能力的基础上,也重视培养学生的获得信息的能力,加工和创造信息的能力。如果缺乏基本的读写算能力,也就谈不上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反过来,学科教学中正确应用计算机网络又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基本读写能力。当前突出讲现代信息技术是因为原来重视、理解不够,不是只要计算机网络,而否定“传统”的读写能力。
教育内容改革中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在改革中将成为主体。这些能力包括:信息处理(获取、组织、操作和评价)的技能;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和协作的能力等。部分学校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重视这些目标。随着信息技术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必将产生新的、强调帮助学生参与真实性任务和产生真实性项目的教学目标。
3.教学组织架构改革
随着教育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改革,教学组织架构和形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革。教学目标强调以真实性问题为学习的核心,这样,就要求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40或45分钟一堂课,学生都坐在教室中听课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必须以项目和问题为单位,对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进行重新设计和规划。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活动安排的分组上,也要打破传统的按能力同质分组的方式,实行异质分组。
将来,在学校里应该出现更多的这样的数学教学设计:为期两周或更长一点的教学时段里,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要选择一种职业,按照你的收入情况、纳税情况来建设一个家庭,包括选择贷款方式来买房、买家具,选择贷款方式买车,计算家庭日常消费等,计算每个月的收支表,最后进行小组汇报。学生在真实性问题情境中,以协作的方式完成基于真实任务的作业,将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的应用能力融为一体,把知识和能力目标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