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几部看过以后睡不着觉的电影,像《肖申克的救赎》那样经典
辛特勒名单
真实的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200名犹太人免法西斯杀害的,真实的历史事件。 德国投机商人辛德勒1908年出生于现捷克境内的摩拉维亚。二战初期是个国会党党员。他好女色、会享受,是当地有名的纳粹分子中的坚定分子。他很善于利用与冲锋队头目的关系攫取最大资本。在被占领的波兰,犹太人是最便宜的劳工,因此这位精明的发战争财的辛德勒在他新创办的搪瓷厂只雇用纽伦堡种族法中规定的牺牲者。这些人得到搪瓷厂的一份工作,因此也就得到暂时的安全,没有受到杀人机器的肆虐,辛德勒的工厂成了犹太人的避难所。在他那儿工作的人都受到从事重要战争产品工作的保护:搪瓷厂给前线部队供应餐具和子弹。
到了1943年,克拉科夫犹太人居住区遭受到的残酷血洗,使辛德勒对纳粹的最后一点幻想破灭了。他早就知道德国人建造的火葬场及煤气室,早就听说,浴室和蒸气室的喷头上流出的不是水,而是毒气。从那时起,辛德勒只有一个想法:尽可能更多地保护犹太人免受奥斯威辛的死亡。他制定了一份声称他的工厂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工人名单,通过贿赂纳粹官员,使这批犹太人得以幸存下来。他越来越受到违反种族法的怀疑,但他每次都很机智地躲过了纳粹的迫害。他仍一如既往地不惜冒生命危险营救犹太人。当运输他的女工的一列火车错开到奥斯威辛--比尔肯利时,他破费了一大笔财产把这些女工又追回了他的工厂。
不久,苏联红军来到了克拉科夫市,向在辛德勒工厂里干活幸存的犹太人宣布:战争结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们告别,获救的1000多名犹太人为他送行,他们把一份自动发起签名的证词交给了他,以证明他并非战犯。同时,他们用敲掉自己的金牙和私藏下来的金首饰,把它打制成一枚金戒指,赠送给辛德勒。戒指上镌刻着一句犹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等于救全人类"。
辛德勒忍不住流下眼泪。他为自己还有一颗金牙而懊侮,因为这样一颗如果将它卖掉的话至少可以多救出一个人。辛德勒为他的救赎行动已竭尽自己一切所能。他在战争期间积攒的全部钱财,都用来挽救犹太人的生命......
战后,辛德勒在瑞士的一个小镇隐居下来,身无分文,靠他曾经救助过的犹太人的救济生活。过了几年,辛德勒在贫困中死去。按照犹太人的传统,辛德勒被作为"36名正义者"之一安葬在耶路撒冷。
影片结束时,是辛德勒的坟墓,那些在战前曾经获得辛德勒救助,而几十年后已步入暮年的犹太人,以及他们的后裔代表先人走过坟墓,都在墓碑上放一个代表"感恩永远不变"的石块作为敬礼
撞车
影片的剧情错综复杂,诸多主人公看似毫无关联却环环相扣,互相影响,其中的亲情、友情、爱情、父子情等,都在一个怪圈里轮回着。片中的黑人执着地认为白人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在排斥自己,于是为了捍卫自身的权益,他义无反顾地对社会进行着报复。同样,另一个黑人身为著名的电台导演,却不敢向世人告白自己的黑人身份,操着一口白人口音夹着尾巴苟且活着,即便自己的妻子被白人警官猥亵,也丝毫不敢反抗。猥亵黑人导演妻子的警官也并非简单的坏人,他深爱着自己患病的父亲,而当他奋不顾身去抢救即将爆炸的客车里的女人时,他是那么地伟大,而当客车里的女人认出他便是猥亵过自己的警官时,时间静止的一刹那,人与人居然可以和平***处,令人感伤。片中还有许多类似的情节,警官的新搭档看不惯他对待黑人的流氓作风,冒着上司的压力换了拍档,却错手枪杀了他那个憎恶白人的黑人朋友。片中同是受害者又为了报复别人而变得丧心病狂的波斯人,被撞了的中国人……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场面,每个人都是在给别人非公正待遇的同时受着别人的不公正待遇,这是一个怪圈,一个轮回,没有人可以逃脱得出去。
钢琴家
年仅27岁的瓦蒂是一名享誉波兰的犹太裔钢琴家,1939年9月,二战德国占领波兰,首都华沙遭受轰炸入侵。在强大武力的压迫下,瓦蒂一家不得不忍受屈辱,搬到德军划定的犹太人居住区。在那里,犹太人不但要忍饥挨饿,还要遭受各种屈辱。而瓦蒂也只能通过在餐厅里弹钢琴,换回一点点食物。在华沙,犹太人的待遇继续恶化着,不久,德国纳粹决定把这部分犹太人转移到另一个集中营,而瓦蒂在朋友——一个“犹奸”的帮助下,幸免于难,但从此却与家人生死相隔。
在战火中,瓦蒂流离失所,每天靠做苦力艰难度日。在这期间,他曾冒着生命危险帮助抵抗力量传递武器。直到遇到一对好心的日尔曼演员夫妇,在他们的帮助下,他才辗转藏匿到了日尔曼人的居住中心,并靠着朋友的帮助存活下来。但好景不长,随着战势的加紧,日尔曼友人也逃离波兰,瓦蒂唯一的接济来源也中断了。
1944年,瓦蒂经过百般艰难逃出了每日狂轰乱炸的居住区,躲进首都街区的残垣断壁。他藏在天花板的夹缝中,每日如灰鼠般昼伏夜出,不见天日。为了活着,他喝已经浑浊发臭的水,吃一切可以当作食物的东西。在恶劣的环境下,他的身体和精神几近崩溃的边缘。尽管如此,瓦蒂仍然没有放弃对音乐的热爱。在那些苦不堪言的日子里,他只能借着手指凌空的无声弹奏和心里默默回忆的旋律来安慰自己。但是谁也没有料到,他的钢琴艺术在关键时刻拯救了他的生命,一日,一位德国军官偶然地发现了他,并为他的音乐所感动。在德国军官的冒死保护下,瓦蒂终于成功地捱到了波兰解放。
战争结束后,瓦蒂重返电台弹奏钢琴,此时,重获自由的他感慨良多。以后他长住华沙,并举办多次音乐会,2000年7月6日,以88岁的高龄逝世。而曾经救过瓦蒂的那位德国军官则于1952年死于战俘营中。
中央车站
广袤的南美大地在镜头下不停地转动,嘈杂的都市、凋敝的乡村在眼前匆匆掠过,《中央车站》仿佛是一场云影依稀的旧梦。执着地寻找父亲的约书亚固守着一个美丽的梦想:父亲是一个高大魁梧的男子汉,找到他便意味着找到了幸福。被生活的磨难挫出老茧的朵拉如同一柄戳破气泡的尖刀:在成人的世界里,无所谓梦想,接踵于希望而来的,必定是难以承担的绝望。但两个人伴在一起寻觅着,如同生命的两极:纯真与苍老,喜悦与忧伤,被一条看似无尽的道路引向未知的终点。
朵拉与约书亚,究竟谁是谁的救赎者?究竟是谁指引给另一个人新生的方向?在《圣经》里,耶和华晓谕摩西的助手约书亚说:“我的仆人摩西死了,现在你要起来,和众百姓过这约旦河,往我所要赐给以色列人的地方去。”正是这个名为约书亚的先知,引领着以色列人回到了故土,重建美好家园。而巴西人民在经历多年的政治变乱与经济危机之后,也默默盼望着走出苦难,重新找到通往幸福的旅程。《中央车站》或许暗示了这重含义:“男孩要寻找他的父亲,老妇人要寻找她的归宿。而这个国家,要寻找它的根。”
华特·萨勒斯的作品多处理有关寻找起源和自我发现的历程的主题,这在他的电影《中央车站》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中央车站》是一部温情动人的小品,具有新现实主义的风范,它以感伤的氛围和细腻的笔触传达着电影中所呈现的悲悯。在一种宗教的朝拜气氛里,整个国家都在寻找着,在这寻找的过程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心与心的隔膜也逐渐消散。
阿甘正传
男女老幼怀着真诚的伤感涌出影院。他们是刚上完一次美国现代复苏史的课程。无疑又有一批观众成了阿甘的信徒。《福》片做到了这一点。它是一部轻快,动人,从容不迫的作品,摄影机前和摄影机后都充满天才。关键因素是汉克斯,美国观众相信这位演员是质量的典范。受过正规训练而又是看录像长大的汉克斯知道,最严肃的戏总是采用一种让噱头慢慢增加的手法。在《福》片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低调表现冈普对事物的反应,有点介乎木无表情与乡巴佬之间。这样,当片尾他遇到当父亲和家庭问题时,他的感情就爆发出来,使那场戏像一个迸发的喷泉。《福》片不仅是描写25年美国历史的最卖座影片,它还是商业影片中人文主义文化的一种精华。同时它也是一部好莱坞化的影片,一部对格卢姆小说作了毫不留情的整容手术的影片。在书中,冈普只是幼稚,但并不纯洁,也不幸运:他有过男女关系,吸过毒,在一个单亲家庭里得不到应有的照顾,结果在影片里都变了。对于年轻观众来说,《福》片是对60年代作了一个温和的介绍:不是用火,而是用电影胶片上的声音进行洗礼。而对于那些曾经在那疯狂的十年里愤怒过,痛苦过,或犯过罪的人来说,《福》片以一次爱抚赦免了他们。何以见得呢? “我们美国人”发动了一次愚蠢的战争,既毁了另一个国家,也毁了自己的一部分精英;“我们”上街乱闹,撕裂自己的灵魂,“我们”实际上用毒品自己杀自己——可是结果我们无罪。影片通过纯洁得无懈可击的冈普使观众再次体验现代史上所有的灾难,让我们获得一种替人受难的道德快感。谢谢你,《福雷斯特·冈普》。“我们”觉得好过多了。妙就妙在他能代表许多人。《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兰克·里奇曾将他与克林顿相提并论。不过冈普的简单乐观主义,以及他作为企业家和美国信心重建者的成就,使他能够象征着80年代的保守主义:不仅是里根经济学,而且是***和党人称之为里根伦理学的东西。阿甘是内心有一点甘地成份的外星人。他可以把世界上最坏的事变成好事。他是不安的90年代的极纯洁,极有力的理想宗师:阿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