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和海啸有什么关系?

海啸是一种海底地震,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印度洋这次地震是发生在板块边缘的逆冲型地震,它所释放出的能量在近几十年来是较成因大的。逆冲型地震的是地层断层的上部上移。苏门答腊以北地区位于印度板块边缘,板块边缘的一个长距离破裂带通过长时间积累,蓄积了巨大能量,最后这些能量在日集中释放出来。海啸一般分为两种其一是由于地震引发的海啸,称为地震海啸,在印度洋周边国家的海啸就是地震海啸;其二是由于风暴气象因素引发的海啸,称为风暴海啸,也叫风暴潮。

地震是海啸主要原因之一。此次地震中断层移动导致断层间产生一个空洞,当海水填充这个空洞时产生巨大的海水波动。这种波动从深海传至浅海时,海浪陡然升到十几米高,并以每秒200米的速度传播。海浪冲到岸上后,造成重大破坏。

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由于海底地形急剧地升降变动,引起的海水强烈扰动。海水先向突然变行低洼的地方涌去,随后翻回海面,形成一种特别长的大浪,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可达100公里以上。它在开阔的深水大洋中运动时,速度特别快,可达每小时七、八百公里,但这时波涛并不特别汹涌,因为波峰之间距离那样长,起落变化就不明显了,只是到了滨海一带水高得多的巨浪,冲上陆地,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地震海啸。  

但不是只要海底发生地震就会出现地震海啸的,因为有些地震发生时造成的地形起落并不显著,不能激起这种巨大的波浪。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一点,如果那里海水很浅,海底地势本来比较平缓,即使地震时地形有所变化,海水起落变化不大,也不易产生这种波长特别长的大浪。因此世界上的海啸大多是发生在那种深海沟的地带,那里本来地势起伏就很大,水又很深,再发生变化,这种特别长大的波浪就容易形成了。但也不是发生于深海沟的地震都能造成海啸,因为沿深海沟发生地震时,如果震级大于6.5级,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时,才有可能产生造成危险的海啸。当然,在自然界中情况是复杂的,也还可能有特殊的变动。譬如有时因地震引起海底发生山崩,这时尽管地震震级不高,也可能产生巨大的海啸。海底火山爆发,产生的地震震级可能不高,但有时会同时造成巨大海啸。这些海啸虽不是地震直接造成的,但都与地震有关。为什么地震海啸的袭来总是在地震之后?这是因为在海啸发生时,先是水向海底陷落部分涌去,所以出现异常的退潮现象,然后才是返回向上涨起冲向陆地,这一落一起,需要时间,如果海啸是从远处的地震区传来,更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是只要事选注意到这些变化,保持警惕,采取预防措施,灾害显然是可以减轻的。

海震和地震海啸是不是一回事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海底发生地震时,如果海底地形升降变动剧烈,其它条件也合适,这时可产生地震海啸;不具备这些条件,就不会产生海啸。但不管有无海啸发生,海底发生地震,都会有地震波传到海面,引起海水的扰动。这种扰动是纵波造成的,因为横波不能通过液体,传不到海面。所以当船只遇到海震时,如果震动相当强烈,船上的人可以感到上下颠簸,好象船只碰到礁上那种感觉,这是纵波自下而上的冲击造成的。有时船上的人当时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事后经过与地震观测记录核对,才知道是遇上了海震。这种情况显然和地震海啸是不同的。那么世界上哪些地方发生过规模很大的地震海啸?一般是太平洋周围一带的深海沟附近,是强烈地震很多的地方,因而也是海啸发生得最多的地方,像智利、秘鲁、日本、阿拉斯加半岛、堪察加半岛等靠近太平洋的滨海一带,以及一些岛弧附近,都是地震海啸的重要发源地。一谈到地震海啸,似乎就意味着灾害。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地震海啸都能造成灾害。这不仅因为有些海啸达不到造成灾害的规模,同时还和受到海啸袭击的地方的具体情况有关。同一次海啸,在甲地造成灾害,到乙地就不一定造成灾害,所以世界上经常受到海啸威胁的总是限于夏威夷、智利、日本等少数地方和国家。夏威夷群岛本身没产生过什么地震海啸,但因它位于太平洋中,四面产生的海啸都可以向它袭来。它又是一堆孤立在大洋中的火山岛,周围没有辽阔的浅滩及众多的礁石作掩护,海啸一来就容易冲上岸。特别是夏威夷上有个希洛湾,形如漏斗,外宽里窄,海水冲进时便会壅高,加大了海啸的声势。如果海啸冲击的方向正好与港湾的开口方向一致,其剧烈的程度就会更为巨大。这些规律,在别的地方也是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