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江晴寄友人作者描写了晚春江上所见的哪些景物

1、晚春江晴寄友人作者描写了晚春江上所见的落日、绮霞、远山和青草。

本诗是借景抒情,由一、二句可知诗人写到了晚日、霞绮、晴山,三四句抒情,写到了意象青草,由此可总结出作者描写的景物是:落日、绮霞、远山、青草。

2、扩展:

原诗:

晚春江晴寄友人作者韩琮?朝代唐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解释:

这首小诗主要写景,而情隐景中,驱遣景物形象,传达了怀乡、思友的感情。在

暮春三月的晴江之上,诗人仰视,有落日与绮霞;遥望,有远山如眉黛;俯察,

有青青的芳草。这些物态,高低远近,错落有致。情,就从中生发出来。

赏析:

这首小诗主要写景,而情隐景中,驱遣景物形象,传达了怀乡、思友的感情。在暮春三月的晴江之上,诗人仰视,有落日与绮霞;遥望,有远山如眉黛;俯察,有青青的芳草。这些物态,高低远近,错落有致。情,就从中生发出来。

首句炼在“低”字。在生活中可观察到,日低时才见晚霞,日愈落下,霞的位置亦愈低,就是“落霞”。一个“低”字写出此刻晚日沉沉,含山欲坠;落霞经晚日的金光从下面映射,更显得色彩斑斓,极为绮丽。晚日与绮霞,两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次句“远”字传神。青山一抹,宛如美人画眉的翠黛。这一美景,全从“远”字得来。近处看山,便非这种色调。

第三句“青”字最见匠心。这里“春”下单着一个“青”字,别有韵味。正是这个“青”字使全句飞动起来,春风唤醒了沉睡的河畔,吹“青”了芳草,绿油油,嫩茸茸,青毡似地沿着河畔伸展开去。这一盎然春意,多靠“青”字给人们带来信息。

全诗四句,有景有情,前三句重笔状景,景是明丽的,景中的情是轻松的。末一句收笔言情,情是惆怅的,情中的景则是迷惘的。诗中除晚日、远山都与乡情相关外,见春草而动乡情更多见于骚客吟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