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杨善洲》回顾

忠诚的人民公仆杨善洲——评电影《杨善洲》周五晚上,学院党支部组织大家准备党员观看电影《杨善洲》。电影《杨善洲》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比以往所有文字记录都更加生动的杨善洲。与其说是对一名退休老干部先进事迹的深情写照,不如说是对一名优秀党员最真实的写照。影片中令人震惊的画面不得不让人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流泪。这让我想起了焦和,他们都是党员干部的榜样。虽然他们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精神将永存。杨善洲同志1952 11年6月入党,原宝山区委书记。他于1988年6月退休,并于2010年6月因病去世。杨善洲同志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任宝山区委领导。他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不求回报为当地百姓办实事”的承诺,退休后他主动放弃在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凉山,义务植树。22年间,他建起了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他出身贫寒,经历过艰难岁月,做过石匠,吃过农民所有的苦。他凭着满腔热血和脚踏实地的奋斗一步步成长为领导干部,但他从不利用职务之便为家人和身边人谋取任何私利。他始终保持着清正廉洁、艰苦朴素的高尚情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经常以普通人的心态戴着竹帽、穿着草鞋,始终如一地践行着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他为官多年,从不利用职务之便为家人和身边人谋取任何私利。他没有为家人找到一份工作,也没有得到一份“农转非”文件,甚至连组织给予的正常政策照顾都被他婉言拒绝了。他没有为家人建造一栋像样的房子,但他将大量个人积蓄投入到大凉山的义务植树造林中。他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人民政府,县里想奖励他654.38+万元,他坚决拒绝。市委、市政府奖励了他20万元,他将其中大部分捐给了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当我们高喊为人民服务时,杨善洲早已出发追赶抗旱增产的田地;当我们为社会主义终身歌唱时,杨善洲早已身先士卒,奋战在民生战场的第一线;当我们在谈笑风生,为自己的成就邀功请赏时,杨善洲早已默默离开,消失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中。我们无法想象我们能感觉到天空像这样移动。

阅读会员限时特权,即刻享受7大会员特权。

事实上,原来是一个又黑又瘦的白发老人。我们不能忘记电影中关于这位老人的许多记录无数次震撼了我们的心灵,穿透了我们的心灵。中国评选委员会委员孙伟评价杨善洲:杨善洲的六十年告诉我们,无私、信念和终身奉献仍然是党员干部的基础。评选委员会成员陈淮表示:一个人能为历史、国家和后代留下什么?杨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感动中国的获奖感言他写道:青山绿水白发苍苍,他立志造福人民;老马虎背熊腰,意气风发,心系未来。廉洁,上任以来;奉献到最后一天。60年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胡总书记也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党员干部向杨善洲同志学习。胡总书记指出,杨善洲同志是党员干部的楷模,是离退休老同志的杰出代表。他一生忠于党的事业,一生全心全意为群众利益而工作。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令人感动。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向他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杨善洲老书记的一生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的一生。这是一种平凡而伟大的生活。他身体力行“俯首甘为孺子牛”,创造了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通过学习他的事迹,我意识到要做好一件事,首先要做好一个人,要有正确的态度,坚强的意志,不要好高骛远,必须从零开始,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勤奋敬业。我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工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