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开国皇帝洪雁阿骨打陵墓三次迁居

我们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大部分是因为古代的电视剧,比如清朝,明朝,唐朝,宋朝,等等。今天,我们要告诉你的历史故事,金朝的创始人,洪雁阿骨打陵宋后。他的陵墓已经搬了三次,——从北方南下到了北京的大房山。

作为史料,洪雁阿古达是一个强大的人,擅长骑马和射箭。公元1115年正月在会宁称帝,正式建立金国。成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南部阿什河流域的女真族完颜部落,改名为完颜民。经过一场又一场的战斗,他完美的表演了‘还没征服,他就死了’,眼看辽国就要彻底灭亡了。1123年8月,洪雁阿古达在回朝途中突然去世,他的庙号是太祖。

当时,徐金国在建立不久后仍然相当愤怒。他只是觉得自己死在哪里就葬在哪里,完颜阿骨打葬在上京会宁府北城外,当时叫凌锐。但并没有就此止步。许多年后,徐进终于理解了风水理论。一一三五年二月,按照唐太宗吴乞买的旨意,他的陵墓被迁到胡开山,与太祖同葬。它被分为宫铃、凌锐和何伶。本以为完颜阿骨打会留在胡开山,却在1155年被挖出来再次南迁,葬在大方山,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原来大方山有17座金代墓葬,也是金碧辉煌,气势磅礴。但是后来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反明朝。一怒之下,下令捣毁努尔哈赤的祖坟,破坏艾辛吉奥尔罗的风水。

一天晚上,女真家族的洪雁家族遭遇了一场可怕的灾难。一场大火之后,大方山的皇陵成了一片碎砖。虽然在清朝,康熙皇帝曾下令修复金太祖和金世宗的陵墓,但第二次很难实现。那些都是表面功夫,规模不如从前。

如今,洪雁阿古达的墓能被发现纯属偶然。上世纪80年代末,考古人员在调查大方山金陵遗址时,意外发现在主陵区现存的清代大保殿遗址前方约15米处有一个巨大的石坑。当时我还不知道这是什么,就给它取名叫祭祀坑。

直到2002年春天,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遗址进行清理发掘时,大石坑已经成为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门村村民绿化的蓄水池。经政府清理后,发现大石坑内堆积了200多块重约一吨的巨石。考古人员将这些巨石一块一块抬起后,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现场。巨石下其实堆着一座坟墓。在这座墓中,***出土了四个石框,其中带有龙凤图案的汉白玉框被判断为皇室专属。五代的五位皇帝,即太祖、太宗、德宗、宗瑞和世宗,都葬在金陵的主陵区,这个墓坑位于整个金陵遗址的中轴线上。专家判断这是金太祖的凌锐陵墓。

但在陵墓中,洪雁古达的龙碗已被破坏,仅保留碗盖和东墙挡板,但均刻有龙纹和行云纹,凤碗保存完好,由一整块汉白玉石雕成。留在棺材里的头骨和下肢骨,陪葬的是一顶金凤冠,不仅装饰精美,而且保存完好。历经800多年的风雨,这里依然散发着微弱的金光,只有发掘出来的洪雁阿古达遗迹才能让我们想起那雄伟的帝王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