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免制度的起源

第一种观点认为,宽恕起源于五帝时期。其主要论据是基于《尚书·顺典》“赦灾”的记载。有学者根据《五帝实录》的记载,为这一判断补充证据,提出现代大赦制度和减刑制度的雏形在尧舜时代已经出现。

陈东升:《赦免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页。

第二种观点认为,宽恕起源于商朝,甚至夏朝。

蔡叔衡:《中国法制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第185页。

第三种观点认为,赦宥起源于周朝,其立论依据是《易经解卦》中的记载:“雷雨作解,君子赦通奸之罪。”

词源学,商务印书馆,修订版1983,第2980页。

第四种观点认为宽恕起源于秦二世。《史记·先帝列传》:“始皇二年冬,陈涉遣张州等人西征,兵数十万。第二个皇帝很害怕,和他的大臣们一起制定计划。他能做什么?一名低级官员张寒说:小偷已经到了,许多国家都在新疆,但现在他们没有靠近县城。骊山弟子众多,请原谅他们,帮助他们。二是大赦天下,使将周破而走。“那就杀了张在中国应该是特赦权。《尚书》虽有“赦灾”之说,但指的是“感化”而非宽恕。

钱:《论大赦与赦免法典》,载《东方杂志》第44卷第1932期。第一种观点认为,外国赦免制度起源于罗马法。“宽恕制度自古就有。在欧洲,从罗马帝国时期就开始实行了。在东亚,宽恕来自中国古老的法律。”

[日]川端康成:《刑法通论讲义》,承文堂1997版,第697-698页。

“通过考察古代欧洲的大赦制度,我们可以看到,在帝国时期,罗马法中就有大赦。大赦是每次国家动乱和内战时期作为例外免于起诉的一种方式。所以大赦的对象仅限于反抗国家的暴民和政客,不包括普通民众。”

蔡敦明:《唐律与近代刑事立法比较研究》,中国台湾省“中华学术著作奖励委员会”1972版,第319~320页。

第二种观点认为,欧美最早的赦免制度记录是巴比伦国王颁布的类似大赦的豁免敕令,目的是免除囚犯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转引自郭金霞、苗明宇:《大赦大赦——中外大赦制度概述》,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9页。

第三种观点认为,西方的赦免起源于古希腊的雅典。关于赦免起源于古希腊雅典的具体时间和象征,有四种不同的观点:

(1)认为已知最早的法律文献是公元前621年雅典大主教德拉科制定的成文法律,即《德拉科律》。这部法律关于赦免杀人罪的法律规定在5世纪末被保存在一份抄本中,被认为是赦免的起源。

转引自《陈东升:赦免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2)有人认为古代赦免最早最完整的记录是雅典实施的赦免。第一次赦免是在公元前481年。虽然没有明确使用“赦免”一词,但为以后的赦免奠定了基础。在雅典,不受欢迎的政治家通常被视为国家的敌人并被流放。公元前481年,随着大量非常著名的政治领袖被流放,雅典遭到波斯皇帝薛西斯一世的攻击。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害怕流亡人民帮助波斯人,雅典的主要政治派别提出允许流亡人民回国,恢复他们的全部公民权利。这个建议被采纳,波斯人被击退。在这个先例的基础上,雅典人试图通过赦免来帮助再次陷入极度动荡的城邦。公元前403年内战爆发。反执政党邀请Thrysabulus返回雅典,以获得民主派的帮助。萨拉萨布拉斯同意帮助叛军,条件是这些政党承诺赦免其他流亡者。协议达成,暴君被推翻,流亡者返回家园。

罗伯特·帕克,和警笛战斗?宋:历史与当代视野中的大赦问题,匈牙利法律报第42期,第1-2期,第69-89页(2001)。

(3)认为公元前403年古希腊的塞雷萨布拉斯颁布的赦免令是真正影响欧洲赦免制度的事件。这是比较普遍的看法。

郭金霞、苗明宇:《大赦大赦——中外大赦制度概览》,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9页;《陈东升:赦免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尹剑锋:《论现代赦免制度的平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于志刚:《刑罚消灭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445页。

(4)据信古代雅典有一个允许赦免的程序。公元前403年,有一个叫Adeia的程序,允许赦免那些通过秘密投票赢得6000名公民支持的人。

罗伯特·尼达,总统作为自己的法官和陪审团:总统自我赦免权的法律分析,俄克拉荷马法律评论,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