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判读口诀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口诀是同线等高,同图等距。密陡舒缓,凸低为脊,重叠为崖,大小小大,大大小小,肚大口小。海拔<200米,等高线稀疏的是平原。200米〈海拔<500米,相对高度小于200米,等高线较疏,弯曲处较和缓是丘陵。

一、概念

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地面越高,等高线条数越多。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

凡等高线重合处,必为峭壁。若等高线成较小的封闭曲线时,这一地区便是山峰、洼地或小岛。等高线的形状是从山顶起逐渐向外凸出的为山脊,山脊的连线称为分水线。

等高线形状逐渐向山顶或鞍部方向凹八的为山谷,谷地的连线:为集水线。两条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处,称为山的鞍部。

二、表示方法

在表示小山顶、小洼地、小鞍部等地貌形态时,可缩短其实部和虚部的尺寸。在等高线比较密的等倾斜地段,当两曲线间的空白小于2mm 时,首曲线可省略不表示。等高线遇到房屋、窑洞、公路、双线表示的河渠、冲沟、陡崖、路堤、路堑等符号时,应表示至符号边线。

等高线地形图量读距离方法

一、用坐标尺量读精确坐标

纵边压纵线,横边通过点;公里看图廓,米数看图边。

二、用坐标尺量读图上目标

纵边压纵线,米数对交点;横边米数处,就是目标点。

三、以目标清晰程度目测距离

距离250米一300米,墙可见续,瓦能数沟,人脸五官分不清,衣服颜色可辨明。

距离400米,人脸看不明,头肩可分清。距离500米,门见开或关,窗见框子格,头肩分不清,男女可分明。

距离700米,瓦面成丝,窗见衬,人行迈腿分左右,手肘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