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睡觉,老师一怒之下拍照发家长群,爸爸的回答让家长称赞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达,老师和家长们之间的沟通越来越方便,通过微信就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而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个家长群,通常用来给家长们通知消息或者让家长们展开讨论。

为了让家长更清楚地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生活和学习的动态,老师也会经常拍一些学生们课余时间活动和课上听讲的照片发到家长群,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后,悬着的心也就放下来了,也不会整天挂念着孩子。

昨天上午,正在公司上班的王先生收到一条微信,是家长群中老师在@自己,急忙点开消息后,看到老师发了照片,照片中别是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儿子小群正趴在桌子上睡觉。

接着是老师发的一段文字:小群爸爸,全班同学都在认真听课,只有你儿子趴在桌子上睡觉。我看他是把课堂当成自己家了吧,你赶紧把孩子接回家,什么时候睡够了什么时候再来。

对于老师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王先生感到非常生气,同时又为儿子感到委屈,因为王先生在外地出差,小群妈妈前天晚上又发了高烧,小群又是做饭又是照顾妈妈,一直到大晚上,而且又把作业完成后已经是凌晨了。

昨天早上小群也是早早地起了床,给妈妈熬了粥,又照顾完妈妈才收拾书包去学校,由于没有休息好,体力严重不支,才不自觉在课堂上睡着。

王先生觉得,老师没有问清原因,就直接批评孩子和家长的行为非常不礼貌,但老师也是为了孩子,所以王先生就让自己冷静了下来,并在群里回复老师:因为我去外地出差,孩子妈妈又生病需要照顾,才导致小群精力不足,在这里我向老师道歉,小群上课睡觉是不对,以后我也不会再让这种事情发生。

王先生说完,就受到了群里家长们的称赞:

"小群爸爸,你应该为你儿子骄傲,这种优良品德太珍贵了。"

"看看我家孩子,要是能有小群一半懂事就好了。"

"我觉得还是小群爸爸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我们都应该学习。"

老师看到消息后,也承认了自己的做法确实有些欠妥,最后在群里回复:家里有事我们老师可以理解,但以后要提前通知老师,或让孩子请假,毕竟在课堂睡觉会影响老师的心情,也影响同学们的学习气氛。

老师在学校除了传授知识外,最重要的是了解每个孩子的内心,让他们能够 健康 成长,如果孩子出现了反常,老师首先想到的不是了解问题,而是批评孩子,那也就背离了老师的初衷。

1)家长群建立的初衷是方便沟通

现在微信群完全变成了老师下放命令,和时时刻刻监督孩子的场所,孩子犯了错误就要通知家长。家长也不敢畅所欲言,完全背离了方便老师和家长沟通的初衷。

2)学生犯错,老师要了解问题的本质

解决问题的根本就是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通过原因解决本质问题,很多老师都渐渐忽略了这一点,只要孩子犯了错,那就是孩子自己的原因,甚至有的老师说"我不看过程,我只看结果",这种做法不但伤了孩子的心,也解决不了问题。

3)老师将孩子犯的错"放大化"

孩子犯了一丁点错误,老师就觉得孩子思想不对,人品不行了,又是通知家长又是张贴告示,殊不知孩子有时候只是需要一个引导,一句鼓励,老师这种放大化行为,也会深深伤到孩子的自尊心。

子诺寄语

老师的错误行为同样适用于家长,看到孩子犯错后,不要急于批评,花几分钟时间了解孩子犯错的原因,对症下药,不仅抚慰了孩子的内心,也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