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情、人物塑造、电影主题三个方面对电影《让花儿走》进行简要分析。
影片主要讲述了易浩(Xu zhēng饰)为了帮助耿浩(黄波饰)走出离婚带来的生活阴影,“胁迫”耿浩开始了从北京到张家界长达3000公里的“情色之旅”。
《心花怒放》沿袭了宁浩导演的低成本高票房,投资3500万,总票房165438+6700万。背后的原因和宁浩导演强烈的个人风格是分不开的。
导演宁浩一直擅长刻画社会底层的普通人。他用不那么华丽甚至略显粗糙的镜头语言,将小人物在命运和人生面前的挣扎和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个道理,大大拉近了观众与角色的距离感,直击观众的内心,到达了情感的声音。
这种风格与导演宁浩童年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从他的生活中汲取的灵感让影片更加接地气。电影《让花儿在路上飞》的灵感来源于导演宁浩和他的朋友们的一次旅行。
接下来,我将从电影的表现形式、人物的塑造以及电影想要传达的主题三个角度对电影《心花怒放》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在文章的最后部分结合实际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作为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宁浩深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他的作品充满了后现代主义,不像传统电影那样遵循一个固定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的结构。叛逆、跳跃、断裂感是宁浩电影的常态。
而如果想在电影中体现这些后现代风格,蒙太奇是必不可少的。在电影《心花怒放》中,不同的蒙太奇手法被多次使用:
1.平行蒙太奇
平行蒙太奇又称并置蒙太奇,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主线同时展开并置。镜头在这些平行的发展线中来回切换,相辅相成,推动剧情发展,最终回到同一个结局。
这在文学上也被称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是宁浩导演最喜欢也最擅长的一种表现手法。
电影《爱花在路上》的剧情分为现在和过去两条线。一个是电影的主线,即易浩和耿浩的“情色之旅”;另一条是支线,以耿浩的前妻康晓瑜(尤兰达饰)为叙事主体,讲述康晓瑜与耿浩五年前相识的故事。
当人们习惯了传统电影的套路,难免会开始产生审美疲劳。一部电影往往看完开头就能猜到接下来的发展,即使特效和演员演技再惊艳,终究掩盖不了这种刻板印象。
这时候“放花走”的平行叙事手法在很多传统电影中就显得尤为突出。观众不再是被导演盯着眼睛盲目灌输,而是需要时不时地参与到影片中来。
观众在看电影的同时,需要分清这两条线的界限和联系,自己完成剧情。这是导演和观众之间的一种布局和博弈。这种隔空互动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新鲜感,票房高是自然的。
此外,影片中两条台词的设定也很有意思。
如前所述,影片的主线是易浩要带耿浩走出离婚带来的生活阴影,所以这条以康晓语为主体的支线其实就是对阴影的隐喻。
在耿浩的旅行中,他先后遇到了四个女人,他有四次走出阴影的机会,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与此同时,支线继续向前推进。
耿浩在第四次未能走出阴影后与易浩分道扬镳,随后他回到了第一次遇见康小雨的民宿,在那里他把《耿浩对不起康小雨》改成了《耿浩祝福康小雨》。
这时,康小雨在支线上也第一次在这里见到了耿浩。过去和现在在这里相连,两条线在这里汇合。支线从此消失,表明耿浩终于走出阴影。
这是开始也是结束。
重复蒙太奇
这种蒙太奇手法是将一个形象或一个镜头反复展现,使影片的情节得以链接,如呼应或对比。
《心中的花》中有许多反复出现的意象,如橘子、石头、留言墙,甚至耿浩的歌曲《去大理》。
接下来我就以橘子为例,谈谈它们在影片中重复出现的意义,剩下的就留给大家去探索了。
如前所述,电影是两条线平行前进的。这种叙事手法虽然带来了观影的新鲜感,但也会给我们的分析带来一些不便。为了方便叙述,我把两条线按时间顺序梳理一下,看看橘子是怎么把情节串联起来的。
橘子第一次出现在时间线上,是在康小雨出发去大理之前,当时她刚刚参加完闺蜜的婚礼。面对闺蜜祝福的花束,她固执地表示自己马上要结婚了,但实际上她连男朋友都没有。
回到家,康小雨一边喝着橘子皮泡的水一边哭。这时,她听到了耿浩唱《去大理》,然后订了第二天去大理的机票,一个是为了好玩,一个是为了在这个传说中的爱情之城找到爱人结婚。
橘子的第二次出现是康小雨在大理遇到耿浩的时候。康小雨说,他喜欢橘子皮的味道,但他不喜欢橘子,所以他只用橘子皮泡水。耿浩觉得很浪费,所以他把剩下的橙子浸泡在自己的啤酒里。然后他们一起走了,在北京结婚了。
耿浩和康小雨离婚后,橘子第三次出现。易浩带耿浩去张家界“泡妞”,想带耿浩走出阴影。在边吃边聊的过程中,耿浩往瓶子里塞了几块橘子。
这是橙色形象的三次重复。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橙子贯穿了耿浩和康小雨的婚姻,也正是因为康小雨,耿浩养成了把橙子泡在酒里的习惯,这种习惯一直伴随着耿浩,直到他离婚。
这其实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耿浩认为他已经放下了。甚至在影片一开始,他就把所有的家具家电等财产砍了一半,他也不想留下来,只是不停地逃避。
就算他把所有有记忆的对象完美分割,试图彻底切断自己和康小雨的联系,但这种不经意的习惯还是会干净利落地暴露他。
他从不放手。
这大概是很多人失恋时最真实的感受。他们以为,把一切都抛到九霄云外,风平浪静,不去有记忆的地方,就能远远地抛弃过去。但他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那个人的影子,处处都有那个人的痕迹。
我本以为盲目的迎着阳光就能走出阴影,但只要回头,就会发现阴影一直跟在我身后。
之前提到过,宁浩导演特别擅长塑造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而本片的主角耿浩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玩得开心的时候,他写了一首很受欢迎的《去大理》,但仅此而已。他结婚后,开了一家二手音响店,日子谈不上拮据,但肯定不好过。他只能维持生计。
离婚后,耿浩放不下前妻,但同时又表现得很洒脱。在这种内外对比下,他其实过得很压抑。
耿浩在影片中有两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一个是尽可能地压抑,另一个是被压抑到极限后爆发。
1.抑郁
耿浩在机场的手机里看到了前妻打来的电话。他故作轻松地拨了回去,语气像是在问候老朋友。但当他猜到康小玉要和别的男人结婚的时候,他残存的一个幻想被打破了。他突然明白,他和康小雨真的结束了,她很快就要嫁给别人了。
然后他的情绪就急转直下了,但是他还在努力的说着一些祝福的话,说着一些话,几次哽咽,然后还没等康小雨开口就挂了。
因为他再也憋不住了,再说一句话就可能直接哭出来。挂掉电话后,他还在努力压抑自己,疯狂地深呼吸,眼泪却止不住往下流。
耿浩这种无声的哭泣,会压抑到极点,会将一个男人最后的体面表现到极点,会难过到极点,我甚至担心他会直接晕过去。
在这里,我不能不提到黄波,耿浩的演员。正是这位金马奖获奖演员,用他极度紧张的演技,在这4分钟的长镜头里,完美地诠释了耿浩从装轻,到惊讶,到不知所措,再到极度沮丧的转变,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爆发
在电影的结尾,耿浩回到了大理。在故事的开始,耿浩并没有逃跑。他正视自己的影子。即使是失败的婚姻,他也把它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容侮辱。
所以当耿浩发现康小雨被酒吧里的人恶意剪辑成视频后,就和酒吧里的那群人大吵了一架。虽然耿浩后来被打在地上,但他在笑。那是发自内心的微笑。
他终于释放了压抑了这么久的一切。他被打了,但他也得到了自己的救赎,或者说他救赎了自己。
虽然这场打斗的场面很暴力,但被宁浩导演设定为慢戏,同时配上欢快的音乐,让原本节奏紧张的暴力情节有了荒诞的喜剧色彩。这种暴力美学也是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表现。
《神探唐人街》也采用了同样的手法,将原本刺激的枪战放慢节奏,用《往事只能回忆》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赋予暴力美感的同时,也让人们心中的紧张感瞬间得到释放。
其实《让花儿飞》这部电影的主题很简单。第一个主题导演从一开始就通过易浩的口告诉我们:“影子也是生活的一部分。阴影越丰富,越有立体感。”
第二个主题写在防狼喷雾上:“无论发生什么,都要正面面对。”
但我认为影片中还隐藏着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主题,那就是“个人体验”。
很多人说,听到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因为那终究只是别人总结出来的道理。想要真正理解,还是要自己去体验。
就像影片中的耿浩,他之所以能最终走出阴影,最根本的原因不是易浩,更不是那瓶防狼喷雾。
他靠自己,也只能靠自己。
如果耿浩没有经历过这段旅程,那么无论易浩说什么,无论给他多少瓶防狼喷雾,他都无法真正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他放不下放不下的东西,影子永远是影子。
通过这一旅程,耿浩与现在、过去并最终与未来达成了和解。在电影的结尾,耿浩遇到了一个音乐老师,这个老师真的很适合他。
我们的生活不会永远阳光灿烂,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遗憾,这些遗憾构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系列阴影。
一帆风顺的生活太可怕了。正因为有遗憾和阴影,我们才会更加珍惜生活中来之不易的美好。
这些阴影和阳光一样,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我们的生活更立体,更厚重,更有故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