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弥一郎
在现代化战争中,战士的军事素养固然必不可少,但军队的兵种配置也是多多益善的。二战时的日本已经充分为我们展示了军事实力,他们先是在亚洲战场上大肆破坏,后来又与美国在太平洋战场打得有来有往,海、陆、空全方位的打击,所造成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然而,虽然我军战士在抗战时英勇顽强,但是却始终缺乏一个军种,可是自从我军将一把手枪赠送给一名被俘的日本少佐之后,那个缺失的军种便补齐了。
林弥一郎,191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21岁的时候被召入军队,成为一名航空二等兵。在军队的3年时间里,林弥一郎学习十分刻苦,不断汲取飞行知识与经验。1938年,林弥一郎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训练,年底毕业后,正式以陆军少尉飞行员的身份被分派到54战队担任战斗机飞行员,随后进入中国战场参战。
陈纳德是美国陆军航空队少将,林弥一郎曾在1942年与他在桂林上空展开激战。最后,林弥一郎的机身被打了34个窟窿,但是林弥一郎却找准机会成功脱逃,足以从侧面证明其不俗的飞行技术与经验。1944年,由于林弥一郎出色的飞行技术,被升任为少佐,对论资排辈的日本来说,林弥一郎能以一个普通士兵的身份在短时间内晋升到校级军官,十分罕见。
日本投降后,林弥一郎不愿投降,便遗弃了机场40多架飞机,带领300余人向南逃窜,一直到摩天岭山才被我军重重包围。经过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的慎重考虑后,决定派出谈判小组,对林弥一郎等人进行劝降。在谈判初期,林弥一郎深感自己罪孽深重,始终不愿意投降,可是我军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大局观上出发,劝其放下武器,重新做回朋友。
在考虑了几天之后,林弥一郎答应了我军的请求,同意在宿营地进行受降仪式。在整个受降仪式进行期间,林弥一郎等人充分感受到了什么才是信用,什么才是诚意,他们没有受到任何逼迫,而是心甘情愿地交出武器。另外,我军自始至终都没有说出“解除武器”四个字,而是交出武器,提前考虑到了林弥一郎等人的感受。
1945年10月,东北民主联军参谋航伍修权接见了林弥一郎等航空队的主要人员,他在谈话中表示,日本人帝国主义的过错不需要一般日本军人去承担,因为在战争中受伤的,不只是中国人民,还有日本民众。为了表示诚意,伍修权还将长征以来一直就随身佩戴的勃朗宁手枪赠送给林弥一郎,希望他可以加入东北民主联军。
林弥一郎大为感动,他不但将当初遗弃在机场的46架战机,以及各种器材和配件带进了联军,还把相应的组成人员编入部队,并建立了东北航空总队,自己则担任总队的副队长。后来,林弥一郎又担任了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的主任教官,培养了大批优秀航空人才,中国也从此新增了一个军种——空军,而林弥一郎也被称为“解放军空军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