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是谁说的?
出自士季。
人非圣贤,孰(shú)能无过。出 处:《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典故:春秋时期,晋灵公十分残暴,滥杀无辜,大臣赵盾和士季,进宫劝谏,晋灵公态度冷淡,不情愿地认错。士季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根本听不进,于是派人暗杀赵盾。人们奋起反抗,赵穿将穷凶极恶的晋灵公杀死。
扩展资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英文表达: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is divine.
前半句的意思是“犯错是人之常情”,后半句的意思是“宽恕是神圣的”。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重点词汇:
1、Err,[er] 犯错。
2、Divine,[d?va?n] 神的,神圣的。
另外,human作名词的时候是“人,人类”,做形容词的时候有“有人性的,显示人类特有弱点的,人本性的,有人情味的”意思。
虽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有些错误也是不能犯的,这句话只能是别人用来原谅犯错者的谦辞,而不能成为犯错者的挡箭牌。
百度百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