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首位变性人,伪装太完美,丈夫一直不知身份,后来怎样?

人类的认知在时代的影响之下,呈现出更为宽容的态度。认知是认识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主体收集客体知识的一种行为,关于认知,其实我国古人便有着清晰的态度,认为要不断开拓认知,加深对世界的认识达到鞭策目的,让自己得以进步。《论语》中有“吾日三省吾身”的说法,便是建立在认知的角度上审视规则,并渴望借助约束行动铸就理想状态。

01

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提出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观点,指出要在客观角度上认识别人和自己,这其实也是提升个人认知的一种行动。不可否认的是,时代的发展的确会给人类认知产生较大的影响,在环境熏染下,一些原本不被接受的事情可能会伴随着宽容环境的渗入,导致人类普遍带有宽容性,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关于“变性人”的态度。

时代的发展下,“变性人”早已经不是一个难堪之事,这类人利用手术改变生理性别,让自己的生理性别和心理认知相符,变性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并非某一地独有的现象,从事实来看,男变女的数量更多。

02

内在原因一般是先天的原因,而后天则因为环境影响,较为常见的就是父母会根据个人喜好去养孩子,并非是建立在对应的性别之上。可能父母会感觉自己的儿子长得比较漂亮,因此就将其当作女孩来养,这种举动之下,就可能会让孩子心中形成不同的性别认知,产生错觉。

可能很多人提到变性第一想法就是泰国,因为泰国国情较为特殊,很多男性为了生计走上了变性之路。但是其他国家却有着明显不同,不少国家进行变性的人,是潜意识认为自己是另外一个性别。我国变性最为出名的人莫过于金老师,她是一个充满着智慧同时又十分有气质的女人,如果你了解她,会知道她在艺术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

因为金老师的知名度很高,不少人认为她是我国历史中的第一位变性人,其实另有他人,中国历史上首位变性人,伪装的太完美,男人至死不知道自己的妻子也是男人,她就是张克莎。她其实是我国的第一个变性人,自幼就认为自己是一个女孩子,在她父母的回忆当中,她从小就表现出了和同龄男孩不同的样子,因为她不喜欢玩男孩子的玩具,总是要女孩的玩具。

03

另外张克莎还喜欢穿女孩的衣服,她经常偷穿姐姐的衣服、饰品,她的老师也说,她在学校表现得较为特殊,行为举止都偏向于女性,她十分厌恶去男厕所,还因经常趁着没人去女厕所受到了同学的不少嘲笑。但是对于这些非议,她本人表现得十分淡然,后来连其声音都十分女性化,在感情上,她还尝试和其他男孩子交往。

张克莎的内心一直将自己看作是女孩子,而变性的想法从她十六岁开始发酵,她无意得知可用手术改变性别,便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性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改变张克莎的思想,家人让其前去参军,想让她变得男性化一点,但是没想到的是在参军过程中,还有战友对她表现出了好感,让她更是坚定了手术变性的决心。

为了能够凑齐变性的钱,在退伍之后她就去城市打工,因为一直伪装成女人的样子,很多富商对她展开了猛烈的追求。在她的努力之下,她终于完成了变性手术,在长沙结识了一男人,但是因为她自称不能生育,两人没能走在一起。这段失败恋情让张克莎十分伤心,便答应了一位富商的追求,这次她并未吐露真相。

结语

但终究纸包不住火,张克莎的一位老乡威胁她要说出真相,张克莎面对威胁,十分坚决地放弃了这段婚姻,离开了丈夫。按照张克莎的说法,丈夫直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其实是一个男人,她也一直没有说出真相,想要留住两个人之间的美好回忆。其实能够从张克莎的经历中看出,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这种身份,但守护认知上的性别确实是一种个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