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匡超人主要情节是什么?
匡超人主要情节如下:
匡超人本是个勤谨纯良的农家青年,因家寒无力读书,跟商人记账,流落杭州。马二先生在慷慨解囊资送他回乡的同时,给他指点了一条举业求官的道路,还捡了几部八股选本,塞在他的棉袄里。回乡后边磨豆腐做小生意,照料生病的老父,边读书作文章,受到潘保正和李本瑛知县的赏识和栽培,不久考中秀才。
“科第取来,心只系乎两榜”,还想成为举人、进士,加速了他的蜕变的进程。他再到杭州时,与景兰江、赵雪斋等西湖斗方名士为伍,知道除马二指点的那条荣身之路以外,还有靠吹牛撒谎、附庸风雅来攀高结贵、抬高身价的“终南捷径”,很快就把斗方名士的那套本领全部学会。
吹起交游来,现任中堂大人百官不见唯独请他“坐在床沿上”攀谈。扯起八股选本来,“***是九十五本”,连“外国都有的”,甚至不惜诋毁恩人马二,以抬高自己。后又与衙吏潘三狼狈为奸,成为潘三包揽词讼、假造文书的得力帮手,甚至替人代考充当“枪手”,干下许多卑鄙无耻的勾当。
正当他道德沦丧的时候,却被“题了优行,贡入太学”,司监察的李给事中把外甥女配给他,他厚颜无耻地用“戏文上说的蔡状元招赘牛相府,传为佳话,这有何妨!”为自己的停妻再娶开脱。其发妻郑氏在家乡吐血夭亡,而他在京城“珠围翠绕,燕尔新婚”,完全滚进统治者的怀抱。
人物形象
匡超人的形象变化是内外因结合杂糅、畸形社会价值观影响形成的结果。如果没有社会价值观的畸形和科举之路的压迫,匡超人未必就会将自身性格中负面、阴暗的那一部分释放出来,成为一个纯粹的利益至上主义者。
从这个角度而言,匡超人与《红与黑》中的于连有着极为相似之处:二者都有着善良勤奋的本心,都在外界的影响下诱发出自己性格中贪婪阴暗的一面。足可见,匡超人的形象变化是极为复杂的过程,这其中也或多或少寄托着本书的创作理念和作者宣扬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