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河北冀州有哪些名人和事件?
冀州历史名人
邳彤1
刘秀到洛阳后,拜邳彤为太守,后被任命为左曹的助手,侍奉皇帝。汉武帝刘庄即位后,在南宫云台为28位开国功臣画像,称之为“云台二十八将”,邳彤就是这二十八将之一。
据史书记载,平定王朗后,邳彤做了曲阳县令。他为官期间,清正廉洁,精通药理医术,重视医药事业,为当地百姓所称道。相传邳彤医术精湛,经常假扮成串乡医给人治病,疗效颇佳,被称为“神医”。邳彤死后葬于周琦南关(今安国县),陵园内建有“王丕庙”作为纪念场所。宋朝时,周琦人尊称邳彤为“药王”,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年),周琦建立了“药王庙”。清代体人馆大学士柳永为“王耀庙”题碑。
2.冯巴与洪峰
冯八(?-431),字文琪,东晋十六国北燕郭俊、昌乐县新都(今冀州市冀州镇月亮村)人。祖父冯和在西晋永嘉之乱时,为躲避战乱,迁居上党(今陕西省长子县)。父亲冯安是西燕将军。西燕战败后,冯安嘉迁居龙(今辽宁省朝阳市),成为鲜卑汉人。
冯八少年时野心勃勃,无拘无束。后来的燕慕容宝是当时的中卫将军。慕容Xi即位后,封巴为中卫都督。慕容Xi昏庸暴虐,赋税沉重,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冯巴想出了杀死慕容的办法,让慕容宝的干儿子高云为主,而冯巴则被任命为北大将军石忠、开福、武义公。公元409年,燕王高云被部下杀死,冯巴平定了事端,被人民推举为王。年号“太平”,国仍称燕(史称北燕)。
冯巴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发展生产。“除暴政,惩贪欲”,他要求各级官员仁政,利民,严惩贪官,做到“上下敬畏,大道禁止”。“省税,教农桑”,他省徭役,省赋税,仔细打听选官时鼓励农民的策略。“劝农教桑”蔚然成风,农业发展迅速。他重视伦理道德,奖励孝道,到处建国子监教育百姓。冯巴执政22年,社会相对稳定,生产有所发展。
公元431年,冯巴病重,诸子及其兄弟争权夺王,自相残杀,惊恐而死。
洪峰,字,封霸之弟,是北燕国君。冯巴当政时,洪峰被封为中山公。冯巴死后,洪峰杀了冯巴的儿子冯异,自立为北燕君主,年号“泰兴”,在位六年。公元437年,魏兵临北燕城下,被迫逃往朝鲜(今朝鲜)。两年后,他被韩国国王杀死。
3.冯太后
冯太后(441-490),昌乐县新都(今冀州市冀州镇月亮村)人,北燕国君洪峰的孙女,是一位杰出的女改革家。他的祖父冯逃到朝鲜后,他的父亲和叔父投降了魏。郎峰在北魏关至秦、雍(今陕西)年间遇刺身亡,被封为西郡公。之后,他被定罪并被杀害。冯被送到皇宫,由他的姑姑(北魏君主左)抚养。她从小就聪明好学。在姑姑的教育下,她不仅文笔娴熟,而且学识渊博。
公元452年,拓跋扈入登极,11岁的冯被选为贵族,公元456年被立为皇后。公元465年,26岁的文成帝去世,拓跋宏即位(李福寿)。冯被尊为皇太后。当时的献文帝才12岁,还是个懵懂的孩子。宰相易混专权,阴谋推翻皇帝的官职。冯太后和汉族大臣制定了一个秘密计划,突然杀死了伊混,然后去法院。公元467年,太子拓跋宏出生,冯太后不再听政府的话,而是抚养他的孙子。14岁的献文帝在位。公元471年,18岁的皇帝拓跋宏把皇位让给了4岁的太子拓跋宏(孝文帝),冯被封为皇太后。拓跋宏做了太上皇,但仍参与国事。公元476年,太巴托弘突然驾崩,史书记载:“宪祖(即弘皇帝)突然崩,相传是太后所为。”冯第二次开始听政,直到公元490年去世。
冯太后再次来到朝鲜后,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改革。如:主张中国化,建孔庙,鼓吹儒学;创办学校,发展教育;鲜卑人禁止同姓通婚;改掉鲜卑人相信巫术的习惯;实行均田制,把战争荒废的土地分给辛勤劳作的丁壮,收税利国;建立户籍制度和工资制度。经过冯太后主持的一系列改革,北魏摆脱了混乱的局面,压制了权贵的掠夺行为,国家日益稳定。北魏从鲜卑族落后的生产方式逐渐过渡到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为孝文帝执政后更大规模地推行汉化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冯太后执法严格,两位王子因受贿和枉法被起诉。许多王公大臣为他们说情。根据朝鲜的规定,冯太后剥夺了他们的骑士身份,并把他们终身监禁。冯太后过着简朴的生活,穿着素绸,摆着一张只有一尺见方的桌子,吃饭的次数也比其他皇帝和皇后少得多。她去世前还写了遗嘱,规定墓长三十步,墓室宽十尺,用普通棺材代替祭品。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享年49岁,被封为“文明皇太后”。冯太后为北魏的封建化和汉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孙静
孙敬,本名文保,汉代新都(今冀州市)人,“头悬梁”典故出自孙敬。《太平玉兰》载:他“好学,早晚不辍”。他常年闭门苦读诗书,被称为“闭门先生”。孙静经常熬夜苦读。为了摆脱困倦,他被绑在屋梁上。如果他低头想睡觉,就会通过拉头发来警醒。孙敬以其独特的“悬梁”精神刻苦读书,终于成为当时的知名学者。后人对孙敬刻苦读书的精神大为赞赏,并将其与战国时期苏秦“读书困,引锥刺其股”的故事相提并论来教育孩子。《三字经》中有三句话:“头悬梁上,股刺而不教,勤如萤火,似雪中,家贫而不辍学”。孙静、苏秦、车胤的《萤火虫》和孙康的《雪》都是刻苦学习的典范。
5.刘卓
刘卓(544-610),新都县(今冀州市)人,隋代学者、天文学家。刘卓从小聪明,和河间的刘璇关系很好。他们一起向新都县的刘贵司学习《诗经》,向毛学习《左传》,向安生学习《李逸》。后来,他们在武强大学士刘志海那里苦读十年,成了有名的学者,成了州医,也就是刘璇。
隋文帝年间,刘卓忠擢升秀才,枪毙甲科,拜为外将军,与文学家王绍一起修国史,参与法历。他曾与各国畅谈古今停滞,经常高谈阔论,大家都很佩服他的博学。汉武帝六年,洛阳的《石经》到了京城,字多处磨损,极难辨认。隋文帝召见刘卓、刘璇等人进行考证,力图一一澄清。在国子监举行的一次经学辩论中,他和刘选利打败了儒学,于是遭到嫉妒和诽谤,被革职回乡。隋文帝派刘卓到蜀王杨的府邸工作,但他拒绝去。杨得知被发配到边远地区流放。杨的称号被废除后,又被重新使用,成为朝鲜的一名云骑。生性忠厚的刘卓在仕宦生涯中经常批评时政,但最终遭到朝廷的拒绝,被革职回乡。此后,他一直在绿理学习和教学,致力于教育和写作。在此期间,世界著名学者有所怀疑,学生有所研究,他们经常从千里之外赶来。杨迪登上皇位后,又被聘为国子监博士。刘卓死于大业六年(公元610)。
刘卓的著作有《史记》十卷、《李殊》十卷、五经等,后来都失传了。清代马国汉《韩愈山房佚书集》中有1卷《尚书·刘易书》。唐在介绍和《儒林外史》时说:“论者认为,几百年来,他们对儒家学说的了解之多,首屈一指。”现代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第三卷中写道,“隋朝最著名的儒生只有刘卓和刘璇。”
刘卓精通天文学。他发现隋朝历法有许多谬误,多次建议修改。公元600年,他创制了《皇帝历》,首次考虑到太阳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创立了计算太阳、月亮、五星运行速度的“等间隔二次插值公式”。它比以前的历法更精确地推日缩月,黄道的盈亏,月食的次数及其出现的地点和时间。“定朔”和“定气”的方法也是他的独创。黄估计的黄道上春分点西移的岁差为每76.5年,与现在的值非常接近。由于的历书在天文历法方面与当时的权威人士——太史令官张不同,呕血组成的黄被否决,无法实施。然而,该书提供的天文历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历史证实刘卓研究天文学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唐朝年间,李在皇帝历的基础上创制了《林德历》,成为古代著名的历法之一。
6.孔超神父
孔超神父(?-784),生于冀州(今冀州市),唐代大臣,是“竹溪六复”之一,与李白、杜甫、黄富然等文学巨匠交好,有一些优秀的诗作发表于世,但后来失传。
唐玄宗末年,孔子与李白、韩准、裴政、张树明、陶勉隐居山东泰安徂徕山下,饮酒作乐,谈天作诗,史称“朱熹六复”。徂徕的田园生活结束后,孔超的父亲被推荐到长安做官。天宝六年(公元747年),辞官退守江东(今浙江惠济)。出发前,史静的好友蔡厚为他饯行。席间,诗人杜甫吟诵了一首《送孔超父游江东赠李白》的诗,抒发自己的心情,赞美巢父的才华和美德。后来,孔超的父亲回来帮助救国,并在湖南担任观察员。唐德宗建国中期,孔超的父亲是朝中大臣,官职最重。因其足智多谋,善于辞令,善于破贼,深得朝廷尊重,被称为“知君臣”。
建中二年(公元781),的李和自清的李娜请示继承父业,被朝廷拒绝。我们微博七国的时间使者田悦代表他们打出了邀请,但德宗还是拒绝了。田悦恼羞成怒,与李、、李娜等人联手叛变。河北三镇叛乱,连年战乱,生灵涂炭,将士与叛军浴血奋战,伤亡惨重。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任命府为平息混乱的使者,府冒着生命危险前往微博镇,与田悦争论,陈述顺从与不顺从的利弊,感动人心,最终导致田悦投降。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朔方使臣李怀光,命丰帝攻田岳。次年,靖远发生兵变。起义军将领朱巴(词)进长安称帝。德宗逃到了奉天(今陕西省乾县)。朱霸领兵强攻,李怀光前去救应,数次击溃敌部,逼得朱霸退回长安。由于德宗相信了汉奸齐鲁的挑衅,又不准李怀光入朝,李怀光恼羞成怒,背弃了主将,与朱霸联手逼迫德宗逃往汉中,并率军占领临江(今山西永济西),分党。在孔超的父亲说他已向田岳叛军投降后,当年6月,德宗命令他向李怀光献殷勤。孔超的父亲再次深入洞穴,投降了。可惜因为言语不当,被李怀光的手下杀了。他死后,朝廷追授孔子的父亲尚书为左仆,谥号为“忠”。《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是孔子的传记。
7.胡·
胡(1884-1942),笔名乃翁,冀州(今冀州市付家庄村)人,近代著名书法家。胡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祖先胡创立了易学。祖父英是清代考生,在义学当老师。其父胡曾在京师任教,擅长书法。
赵总毕业于保定市优秀师范学校。1911年与同事创办蓟县高等小学,教授语文和书法。他治学严谨,兼收并蓄,尤其擅长古诗文。书法班经常口头教他的弟子,举办书法展。1928胡住在天津劝业场附近的华锦城灯扇书画店后院,以买字画为生。
赵总从小聪明好学,特别喜欢书法。他首先研究了刘燕·郑恺,这很受人们的赞赏。在取得一定成就后,他改魏碑,并以张裕钊的南宫碑为范本练习魏碑。他在写作和结构上下了很大功夫,并不断努力练习。赵总浏览名牌匾额,研究古代拓片,探讨历代碑刻,取长补短,创新自己的环境,独树一帜。他的书法刚柔并济,筋骨嵌于其中,富有石雕的感觉。简单美好,大摇大摆,回味无穷。胡在书法上颇有影响。据说艺术大师齐白石认为胡是当时北方最有成就的书法家,为他精心刻制印章。胡多次应邀为天津五河线店、交通宾馆、裕华文具店、宝丰饭店、华盛王金店等北京前门大街上的商家题写牌匾,为河北省第六师范学校、河北省第十四中学、蓟县高级中学题写校名。胡题写的条幅,在北京、天津等城市的书画店里被视为上品,无论是内地富商还是外地客商都高价购买,人们视其字画为珍宝。胡于1942年5月病逝于京,其书法作品、诗词、字画等在历次运动中均有遗失。
8.道安
道安(312-385)是东晋时期杰出的翻译家和著名的僧人。道安,浮柳县(今冀州市小寨乡刘村)一个读书人家庭。他原姓魏,自称石。
父母早亡,由哥哥孔抚养长大。他7岁开始学习。到了15岁,对五经相当熟悉,转而学佛。道安出家年龄18(据《高僧传》、《高僧传》载“十二岁出家”)。由于他的外表又黑又丑,所以不被理发师重视,只允许他在田里干活。后来他向理发师要佛经看,记忆力惊人。师傅很惊讶,给了他一个脚环,让他可以随意出去参加学校的活动。传说大师给了他一部5000字左右的书,他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看完了这本书。还给他读了一万字左右的《成明经》,他还是花了一天时间才读完。逐字逐句复述经文,很受大师欢迎。
道安24岁时在邺都(今河北临漳县)学佛,道安在这里学佛十三四年。陶安深得佛祖图图成赏识,经常代其讲学,并成功解答了许多理论问题,因此赢得了“画道士,震四邻”的美誉。佛祖土城死后,道安离开邺都,来到陕西,与当时著名的高僧朱、朱僧繇、朱道虎等一起学习佛经,并对佛经作了极其宝贵的评论。
公元364年,道安带领400多名弟子来到襄阳,在那里生活了15年。他们先在白马寺居住,后创办檀溪寺,从事佛教研究和著述,制定佛事规则。道安对当时的佛教影响很大。东晋的孝武帝写了一封信,称赞道安,给他王公一样的俸禄。康宁三年(公元375年),道安到长安,被苻坚召见。道安晚年在长安武崇寺主持翻译经典,并注《经典序》。385年二月初八,道安病逝,葬于长安武昌寺,享年73岁。
道安在推广佛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贡献可以概括为:翻译佛经和佛经。道安* * *的佛教著述有60余种(漏收40种,现存20余种),他的14篇经学序文全部收入《楚三藏集》。佛教刚传入中国时,翻译质量比较低。道安亲自主持,并与西域僧人及其他地名一起释文、详文,为译经作序,提高了佛经翻译质量。在翻译过程中,他还总结了“五错三难”的翻译法则,主张直译。道安曾撰写《综合经典目录》,对当时流行的经典版本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第二,僧侣教规和教仪的制定。道安主张僧人以“师”为姓,得到佛教界的认可。此后,僧人自称“师子”。他还为僧侣制定规章制度,使天下僧侣的行为得到统一,宗教组织得到规范。第三,“非宗教”佛教学派的建立。道安结合禅宗和般若的精髓,主张“无为而治”,创立了一个新的学派——“无为而治”,是中国佛教学派最重要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