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的主要事迹,他怎么死的?
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创立者,历史上称之为拿破仑一世。他纵横驰骋於欧洲战场二十多年,指挥过将近六十次战役,常常是以少胜多,以弱制强,多少次战胜英国和欧洲封建国家组成的反法联盟。他的军事实践活动,对於资产阶级军事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相当巨大的影响,后人称赞他是「真正的军事艺术的巨匠」。拿破仑好像是一个传教士,他是用刀剑和枪炮来传教的,他走遍了全欧洲以宣扬「全国皆兵」的福音,结果,终於使这项福音成为所有深感困扰的欧洲人民的军事教条。拿破仑曾经这样感慨的说:如果我和卢梭都不存在的话,这世界是否会比较宁静?这个问题只能留待后人去判断了。
第壹节生平背景
一七六九年八月十五日,拿破仑生於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一个破落贵族家庭。父亲夏尔波巴拿曾获法学博士学位,在该城任法律顾问,拿破仑有一个哥哥、三个弟弟及三个妹妹,仅靠父亲薪金维持全家生活,家境比较清寒。一七七九年,拿破仑不到十周岁,靠著科西嘉总督的帮助和贵族的特权,获得法国王室奖学金,进入法国东部布里埃纳的预备军官学校学习。从此,开始了这位未来法国统治者的军人生涯。拿破仑在该校就学六年,本来想当海军,但由於母亲不赞成,就选了炮兵专业,他学习勤奋,精心钻研有关军事的各种科学知识,奠定了自己军事素养的基础。
一七八四年十月,拿破仑在预备军官学校毕业,被保送到巴黎军事学校深造,在巴黎军事学校中发现整个学校是那麼富丽奢华,曾向副校长陈情这种教育制度的害处,尔后在部队如何适应艰苦的任务。在第一学年结束时,由於学习成绩优异提前毕业,取得炮兵少尉的军衔,被派到驻扎在瓦朗斯的陆军拉费尔炮兵团服役,拿破仑十六岁就踏进现役部队,在见习期间他亲身做过士兵所做的一切工作,获得了基层工作的经验。一七八六年,因父亲去世后家庭生活困难,拿破仑返回科西嘉岛,清理产业,处理债务,帮助母亲渡过难关,当他返回团队后,意识到自己将以军事为终身职业并决心将来要在政治上干出一番事业,自己利用闲暇之时,阅读了孟德斯鸠、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以及历史上著名统帅亚历山大、汉尼拔和凯撒等人的传记,由於勤奋学习,他在现役部队中很快成了年纪最轻且有政治抱负而又精通炮兵业务的出类拔萃的军官。
一七八九年,二十岁的拿破仑迎接法国大革命的来临,他对当前统治阶级一直有强烈的反感,於是便毫不犹豫加入***和主义的革命派。当时许多职业军人被指为保皇派而遭到放逐,拿破仑便在人才不足的情况下,崭露头角。一七九三年,革命军攻击土伦要塞,拿破仑立下大功,因而被拔擢为少将,一七九五年他镇压巴黎暴动,被特任为国内军总司令。青少年时的拿破仑浮沉差别待遇、贫困、革命的激流中,现在终於幸运地攀住了浮木。
一七九六年,拿破仑以二十七岁的英年被拔擢为义大利军团总司令,而跃登历史舞台,八年后,三十五岁的他便当上法国皇帝,君临法国与欧洲诸国,真可谓是英姿焕发的『旭日将军』。然而到了一八二五年,他却在四十六岁的盛年败於滑铁卢,被放至圣赫勒拿岛,在历史上销声匿迹,其殁落之迅速,令人联想到秋天的落日,可说是好景不常的『斜阳将军』,其过程也是当今天人类一些军略、军事学家,始终要研究的。做为一位天才领袖,拿破仑突破传统,发明以局部优势展开各个击破作战的命令战法,而瞬间席卷整个欧洲,然而当战场扩大时,却暴露出鞭长莫及的缺点,最后败於以具备独立能力的战略兵团展开组织作战的训令战法。兹简述拿破仑一生,由盛而衰之过程:
土伦之役,展现军事天分:一七九三年九月,拿破仑被派往参加围攻土伦的战役。土伦由於反革命势力的叛乱,被王党和英国干涉军所控制,城防十分坚固,港内还停泊著强大的英国舰队,政府军屡攻不下。在围攻土伦的战役中,拿破仑在组织火力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并且在发动攻击的决定性关头,他身先士卒,击溃顽强,占领了制高点,随即炮轰英舰,迫使英舰仓皇逃入地中海,一七九三年十二月十七日革命军攻占了土伦,该城叛军只得投降。拿破仑在这次战役中崭露头角,第一次显示了卓越的指挥才能,一七九四年一月,拿破仑破格提升为准将旅长,这时,他年仅二十四岁,成为法国革命军中的一位年轻将领。
炮击巴黎,开启用大炮镇压城市暴动的先例:一七九四年七月热月政变后,拿破仑被关十四天,出狱后不被重视,而潦倒於巴黎,直到一七九五年八月,他才在最高司令部属下一个地形测量部谋得职务,但在二个月后,拿破仑生活中发生了重大转机。一七九五年十月,政府颁布了维护***和制的新党法,这使王党对热月党人复辟君主制的希望落空,王党立即在巴黎组织二万人参加叛乱,此国内军总司令官巴拉斯负责指挥镇压叛军,但他不是一位军人,面对紧急状况束手无策,便任用土伦英雄,拿破仑为副总司令。这时拿破仑指挥的军队只有六千人,他果断地运用大炮轰击王党叛乱,暴民作梦也想不到在市街战中会遭到炮击,一下子便被拿破仑的一击所消灭。王党被迅速平定后,拿破仑声名大噪,随即接任巴黎卫戍司令的职务,晋升为少将,从此,拿破仑平步青云。去实现征服欧洲的愿望了。
第一次远征义大利,名震欧洲:一七九六年,为了解除英国和欧洲封建国家所组成的反法联盟的威胁,法国政府派出三路军队攻打奥地利,北路和中路是主力,由著名将领茹尔丹和莫罗率领,沿美因河和多瑙河向维也纳进军,南路由拿破仑率领,主要任务是进攻义大利,牵制奥军,以配合主力部队。二十七岁的拿破仑充分发挥了杰出的统帅才能。一七九六年四月九日,拿破仑率领四万三千名远征军翻越阿尔卑斯山天险,进入义大利,采集中优势兵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穷追猛打的战略战术,半月内六战六捷,迫使撒丁王国签订和约之后,法军又强渡波河,大败奥军,占领首府米兰,直逼维也纳,奥国大为震惊,被迫媾和,同法国签订坎坡福米奥和约。这是第一次使反法联盟瓦解。拿破仑在英姿焕发的二十七岁担任义大利军团总司令,为素有乞丐部队之称的三万名疲弱士兵加入活力,使其转身成为骁勇善战的军队,不到二年便将义大利纳於统制下,并击破强国奥地利的老练军队,缔下了空前的伟业。
进攻埃及,无功而返:奥地利被击败后,只剩下英国继续与法国作战,为了打击英国,迫使求和,拿破仑提出远征埃及,切断英国通向东方的道路,然后进一步夺取英王王冠上的明珠——印度的计划。一七九八年五月十九日,拿破仑派遣战舰十三艘、巡洋舰十四艘、小型舰若干艘、输送船四百余艘,上面搭载将兵约三万五千名(其中包括骑兵四千及炮兵三千)和学者及其他人员,总***五万人,从土伦出发,於七月初在埃及登陆,先后占领亚历山大港和开罗城及埃及大部分的领土,但在八月初,停泊在阿布基尔港的法国舰只被纳尔逊率领的英国舰队焚毁,此时,埃及人民又纷纷起来反对法国入侵者,当时,埃及是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土耳其在英国的支持下派兵取道叙利亚,准备收复埃及,拿破仑为了先发制人,率军进攻叙利亚,结果在阿克要塞遭到当地阿拉伯人民和土耳其军队的顽强反抗,被迫退回埃及,陷於两难困境,且战况陷入胶著状态,在一七九八年,正当拿破仑远征埃及时,英国联合奥地利、土耳其和那不勒斯等国组成第二次反法联盟,对法国展开了强大攻势,英军在荷兰登陆,德意志境内的法军败退到莱茵河左岸地区,特别是苏沃洛夫率领的俄奥联军把法国逐出义大利,拿破仑征服义大利的胜利果实全被丢掉。且国内政局不稳定,王党也加紧复辟活动,因此拿破仑随即将埃及的部队交给自己的部下,率五百人,四艘战舰,偷渡地中海回国。也因此结束了远征埃及战役。
雾月政变,夺取政权:一七九九年十月,拿破仑到达巴黎后,就致力於推翻督政府的活动,他拉拢了五名督政官中的二名督政官罗歇杜科和西耶士,还有督政府的外交部长塔列朗及警察总督富歇等人,元老院中不少元老支持他,五百人院议长则是自己的胞弟吕西安。此外,拿破仑还得到军人的支持,银行和工业也都来赞助。终於在一七九九年十一月九日,即法国***和历雾月十八日,拿破仑被任命为巴黎卫戍司令官后,就发动军事政变,使用军队驱散议会两院,推翻督政府,然后又纠集一小撮议会代表通过决议,把国家的政权交给以拿破仑为首的三人临时执政(三头政治),而实际上拿破仑却一人独占了政权,雾月十八日政变使廷续十六年之久的拿破仑军事独裁统治确立起来,拿破仑曾得意地说:我的家谱是从雾月开始的。这个独裁政权起先称为执政府,后来改称为法兰西斯第一帝国,即拿破仑帝国。
第二次征服义大利:拿破仑执政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解除反法联盟军队压境的巨大威胁,他通过外交途径,利用俄、英争夺马尔他岛的矛盾,促使俄国退出反法联盟。同时,拿破仑向英、奥建议停战媾和,但遭到拒绝,於是决定再次远征义大利,打击奥地利。一八00年五月,拿破仑率领法军第二次远征义大利,这一次,他不是重覆他在一七九六年进军义大利的路线,而是选取了另一条距离最短,但却很难通行的路线,即绕道瑞士攀越阿尔卑斯山上号称『天险』的大小圣伯纳德山口,冒著随时会发生雪崩的危险,沿著脚下就是万丈深渊的羊肠小道,只花了七天时间,就翻越了阿尔卑斯山,进入义大利境内,实践了他那句名言:任何小径只要山羊能走过,就可以来迂回敌军。我们从担任攀越圣巴尔尼娜峰向导的当地农夫回忆说:「———来到有地狱谷之称的危险地带时,军队已无法动弹,可是一旦拿破仑出现吆喝一声,精被力尽的士兵又恢复精神,站起来开始前进,每当面临眼看无法攀越的险峻之地,他就在队伍前头喝马前进,,命令士兵吹突击号、打进军鼓,以激励士气,队伍往往都能提振精神越过去,越过阿尔卑斯山的过程中,炮身全部卸下,放入挖空的圆木中,以人力扛负,有时搬运一门大炮动用一百人以上,炮车的车轮也分别卸下,绑在木头上用肩膀扛著,弹药类存放在橡树制的箱子裏,由马或人背负著搬运。」,这一著完全出乎奥军司令官的意料,法军乘奥军措手不及之时,攻占了米兰及热那亚等地。尤其在马伦哥之战,陷入苦战中,但由於拿破仑站在阵头指挥,遏止军队的崩溃,并运用巧妙的计策集结兵力,激发士兵不屈的斗志,使战势逆转,因而获得完全的胜利。此次征服义大利,前后经历三十日,故又称『三十日战役』。奥地利失败后,拿破仑与沙皇保罗一世谈判缔结法俄联盟。这样,英国陷於孤立,不得不同法国谈判。一八0二年三月,英、法两国签订了亚眠和约,英国把它在战争期间夺取的领土交还给法国及盟邦西班牙和荷兰,承认法国在欧洲占领的领土,此时,第二次反法联盟彻底瓦解。
一八0二年——终身执政,一八0四年——登上帝位:亚眠和约的签订,使拿破仑获得了一个短暂的和平时期,得以专心致力於加强和巩固自己的政权。他除了加紧对雅各宾派进行迫害和严厉地镇压王党复僻活动外,在内政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强化中央集权;全国从上到下由集权的行政机关严格控制,而行政机关的统治权则由拿破仑一人独揽。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吏都由他任命。 创立全国警察特务系统:推行告密制度,使公民包括官员互相牵制和监视,并严格控制舆论,建立苛刻的书籍书报检查制度。 恢复天主教在法国成为合法的宗教:拿破仑曾说:宗教对政府是有用的,应当利用宗教来感化人民。没有宗教,就没有政府,精明的征服者是从来不同神甫争吵的,可以迫使他们就范,又利用他们。因此,天主教就成为拿破仑政权的支柱和思想统治的工具。 加强法制,颁布民法典(史称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肯定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把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它还确定了农民在革命期间获得的土地所有权。这部法典也随著法国军队的向外扩张,在占领的地区和国家中推行过,对欧洲的封建秩序,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相当作用。拿破仑在其生命的最后岁月中,曾回忆道: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於这一切胜利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改革税收制度:拿破仑任命财政专家为财政大臣,健全货币制度,一八00年创立了法兰西银行,一八0一年成立了奖励民族工业协会,实行关税保护政策,向私人企业提供补贴,鼓励采用新技术等等,这些为法国经济的增长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由以上措施完成了军事独裁制度,又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表明了拿破仑不仅是个军事家,也是个能干的政治家。随著内政及外交工作取得的卓越成效,拿破仑独裁统治更加巩固了,一八0二年八月二日,元老院宣布拿破仑为「终身执政」,并有权任命继承人和修改宪法。一八0四年五月,拿破仑修改宪法,宣布法国为帝国,并在他的授意下,元老院拥立他为皇帝,十二月二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受教皇庇护七世加冕,称拿破仑一世。
嬴得欧洲第一名将荣誉的奥斯特里茨战役:亚眠和约只是暂时的停战协,英法之间为争夺欧洲和殖民地霸权的矛盾存在。一八0五年四月,英国利用新任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反法的立场,联合俄国组成第三反法联盟,参加者还有奥地利、瑞典、那不勒斯等国,向法国推进。一八0五年十二月二日,正是拿破仑加冕一周年的纪念日,法国同俄奥联军堑奥斯特里茨村会战,沙皇亚历山大和奥皇弗兰西斯亲自率军参加战役,法军由拿破仑亲自指挥(史称三皇会战),在兵力上,拿破仑处於劣势,但此战役上其采取攻势防御战略,部署正确,反攻及时,追击组织好,会战只经一日就结束了,法军以死伤八千八百人的代价,毙伤联军一万二千二百人,俘虏一万五千人,缴获一百三十三门大炮。这一次战役一举摧毁了第三次反法联盟。
征服普鲁士——耶拿战役,击退俄军——弗里德兰战役:拿破仑在欧洲势力不断扩大,引起了许多国家的不安,於是在一八0六年九月,英国、俄国、普鲁士等国结成第四次反法联盟,这次是由普鲁士首先发难,拿破仑决定在俄军未能援助普军之前,就给予毁灭性的打击,他认为击破在耶拿西北方的霍亨洛侯爵,将是胜利的关键,於是将炮兵推进至敌前附近的耶拿北方的兰多格拉芬堡高地,想趁黎明时以猛烈的炮击一举获胜,但该山地险峻又没道路,而且在下著雨的黑夜拖拉沉重的大炮攀登陌生的山地,实在是难上加难。虽然拿破仑十万十急地催促,作业一点也无法展开,最后部队哀声说:不可能。拿破仑的名言『对我来说,没有不可能的字。』便是在这个情况下说出的。他亲临阵前指挥,军团投入三万人力火速开路,以绳子捆绑大炮,终於将大炮拉了上去,此一标高三百六十一公尺的高地,便是后世称为『拿破仑高地』或『拿破仑兵阵地』的制高地点,拿破仑亲临阵地指挥成为决定性的一击,普军很快溃败,仅在六天内就被法军完全打败了,此后,法军长驱直入,於十月二七日,进占了柏林。正如德国大诗人海涅所描写的那样:『拿破仑呵一口气,就吹掉了普鲁士』。拿破仑击溃普鲁士后,挥军进入波兰,向已经开到东普鲁士的俄军发动攻击,一八0七年二月八日,法、俄两军展开了艾劳之役,由於双方势均力敌,战斗相当邀烈,拿破仑冒著生命危险,为了激励士兵士气,稳定军心,镇定自若地墓地上指挥,使得士兵们毅然地屹立在这个死神笼罩的地方,待命出击,抵制了俄军的猛烈攻击,这次战役,双方损失惨重,不分胜负。六月十四日,法、俄两军恢复战斗,会战於弗里德兰,拿破仑先派遣部队前去侦察敌方阵地,待兵力整合完毕后,又将预备军投入前线,命令全军总攻击,俄军无法支撑,兵力三分之一被消灭,无法继续作战,开始撤退至梅美尔河畔的契吉特。一八0七年六月,拿破仑和亚历山大在尼门河中游上的豪华船筏中帐篷内会面,缔结契吉特条约,第四次反法联盟瓦解。
孤立英国的『大陆封锁制度』未能成功进而加速拿破仑的没落:拿破仑眼见不能以军事力量和政治力量胜过英国,便打算以经济力量征服英国,於是在一八0六年十二月发出柏林勒令,封锁欧洲大陆的经济,当时英国经济的基础主要是以殖民地所发展出来的产业生产工业制品,向欧洲大陆输出以获得贸易利益,针对这一点,拿破仑发出柏林勒令:?欧洲大陆诸国禁止与英国贸易。?没收英国制品和英国殖民地产物。?停靠英国港湾的船只,禁止驶入欧洲大陆诸国的港湾。接著又在一八0七年发布米兰勒令,逮捕并没收出入英国商港的船只。此举不但可以在经济上打击英国,还可以将英国逐出欧洲大陆的市场,由法国独占,法国可以藉此发展,并支配欧洲大陆的经济,的确堪称是雄伟的国家战略,如果欧洲各国都服从拿破仑的政治命令,拿破仑就能够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支配欧洲大陆诸国,实现他担当欧洲帝国大君王的美梦。但是现实却不能像他所梦想那样地发展,反而产生了反效果,因为欧洲大陆诸国的国民经济,很依赖与英国的贸易,不能失去这种关系,因为:
从西班牙、葡萄牙,乃至俄国等欧洲大陆诸国中,只有法国、瑞士、西德意志具备国民工业生产力,其他都是落后的农业国,例如普鲁士、俄国、葡萄牙和北欧等,都向英国输出农产物等初级产业制品,再由英国输入次级产业(工业)制品,国民经济依此维系,如果断绝这一层关系,欧洲大陆诸国经济将会比英国更早崩溃,而且法国也没有足够的工业能力可以取代英国,因此大陆封销令只会导致欧洲诸的经济萧条。 法国国内的商业资本家与产业资本家相对立,而且同样是产业资本家,有的使用来自英国殖民地产物,与其他资本家利害相反,此外,砂糖、咖啡等消费品价格因而上涨,影响了国民大众的生活。总之,大陆封销令,对所有欧洲大陆国家人民而言,形同苛酷的赋税。这个法令无视人民的需求,更令人怨恨。所以大陆封销是英国资本主义与拿破仑军事力量的对决,结果历经产业革命洗礼的英国资本主义,获得最后胜利。
教训第三次寻衅的奥利地:一八0九年英淢又与奥地利组成第五次反法联盟,奥地利一直找机会向拿破仑复仇,西班牙战争爆发时,便企图乘拿破仑亲率大军西进之际,突然攻击法国。七月,双方决战在维也纳附近瓦格兰,由於拿破仑作战前,先利用广范围藏匿,欺敌的策略,发挥很大的效果,及战术运用得当,看出奥军的战面太广,中央部分较为薄弱,决定突破中央,终於使奥军大败。双方在维也纳的圣布伦宫缔结和约。也因此粉碎了第五次反法联盟。隔年,拿破仑还娶了奥地利公主路易丝为皇后,且与约瑟芬离婚。
由盛转衰的侵俄战争:拿破仑先后打败了五次反法联盟,在军事上取得了极大的胜利,这些胜利的取得是有它的深刻必然因素。但长期以来,拿破仑对欧洲列强的外交方针,是压服普、奥,联俄抗英,然而,同样怀有称霸欧洲野心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却不愿充当英国皇帝小伙伴的角色,极力向外扩张自己的势力,并暗中恢复同英国的贸易,拿破仑不能忍受俄国势力在土耳其的扩张和对大陆封锁政策的破坏,把俄国看成是自己推行欧洲大陆霸权的主要障碍,於是决定进攻俄国。拿破仑莫斯科进攻作战和丰臣秀吉的朝鲜作战一样,都是不可行的,法国人民亟盼和平,将兵对战事厌倦,而拿破仑的战力,早在一八0七年对俄国作战时(艾劳之役)就已经显露不祥的前兆。而最致命性的前兆,则是法国人民已经觉得「拿破仑不是为法国的光荣而战,而是为自己的光荣而战。」因此,群臣反对,尤其身为拿破仑心腹的佛雪更是极力解说此举的谬误,但拿破仑斥责他说:你这位大人物曾几何时变成了小人物?,这时的拿破仑似乎已失去观察天下情势的眼光。不顾大家反对,於一八一二年六月,率领军队渡过涅曼河,侵入俄国。九月七日,法、俄军队在距离莫斯科一百二十公里的博罗迪诺村激战,双方都遭到很大的损失,俄军退却,实行坚壁清野,回避决战,保存实力的策略,九月十四日,法军进入莫斯科,但莫斯科已是一座火光熊熊,几乎一无所有的空城。就这样,拿破仑在莫斯科白白呆了五个星期,在政治上及军事上都毫无作为,随著寒冬来临,法军陷入饥寒困苦的绝境,十月十九日,拿破仑不得不下令撤退。法军在撤退途中,遭到俄国人民游击队的袭击和俄军的追击,死伤累累,溃不成军,十二月中旬,渡过涅曼河离俄境时只剩下二万余人。此次战役法军死伤十二万五千人,冻死与疲劳而死者十三万二千人,被俘虏者十九万三千人,合计四十五万人。
巴黎沦陷,拿破仑被放逐到厄尔巴岛:拿破仑在俄国的溃败,使欧洲力量对比发生急遽变化。一八一三年,英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等国组成第六次反法联盟。十月十六日,拿破仑军队同联盟军在莱比锡展开了决战,结果拿破仑大败。於十一月九日,返回巴黎,由於他的撤退,易北河、奥得河、窝塞河等要塞及守兵约十万,全部落入敌军手中。这时内外情势对拿破仑极为不利,如;
拿破仑苦心经营的莱茵同盟已经崩溃。 盟军丹麦及西北德意志被瑞典攻略。 荷兰被英国、普鲁士占领。 拿波里王缪拉为拿破仑的部将,因功高成为米兰王,但却还想当义大利王,因而向盟军示好,背叛了拿破仑。 进攻西班牙的英国威灵顿公爵,连破当地法军,越过庇里牛斯山,侵入法国境内。 法国政府内企图打倒拿破仑,国内保皇党及***和党的反政府运动白热化。联军於一八一四年三月三十一日,占领巴黎,达到战争的目的,使得原先蛰伏在巴黎的政治内讧终於表面化,形成巨大的分裂,使皇帝拿破仑的权利为之瓦解,四月六日,拿破仑被迫签署退位诏书,并被放逐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在反法联盟各国的扶植下,以新国王路易十八为代表的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了。
滑铁卢战役失败,终於结束了拿破仑的王朝:波旁王朝复辟后,大批的逃亡贵族和僧侣返回法国,极力重建封建专制统治,要求归还在革命期间被没收的土地和财产,引起了广大人民包括一部分资产阶级的恐惧和愤怒,从而又开始重新怀念拿破仑。拿破仑利用这一情况,於一八一五年二月二十六日带领保卫他的一千零五十名官兵逃出厄尔巴岛,巧妙地躲过英国和法国的巡逻舰,三月一日在法国南部的儒昂港安全登陆,登陆后,迅速向西北前进,沿途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波旁王朝得悉后,就派兵前去阻击,但政府士兵遇到拿破仑时不肯开火,并且高呼「皇帝万岁」的口号,归顺了拿破仑。三月二十日,拿破仑进入巴黎,受到了几十万市民的夹道欢迎,而路易十八仓皇逃出,拿破仑又登上帝位。拿破仑的再起,犹如晴天霹雳,极大地震动了欧洲各国,它们立即组成了第七次反法联盟。联盟的成员几乎包括所有的欧洲国家,兵力远超过拿破仑的军队。拿破仑认为在联军未联合之前,先予以各个击破,於一八一五年六月十六日,在里尼之役打败了普鲁士的军队,但由於他的部下的贻误,没有将普军澈底消灭,种下尔后的败因。一八一五年六月十八日,拿破仑同威灵顿率领的英军在滑铁卢展开激战,双方争夺异常激烈,损失惨重,法军一再猛攻,曾突破英军的中央阵地,但因兵力不足,未能扩大战果。正当英军难以支持之时,得到普军前来支援,形势顿时大变,拿破仑把最后的预备队投入战斗,然而,这时为时已晚,无法扭转战局了,拿破仑不得不率领残余部队败退,尽管双方损失相差无己,然而对拿破仑来说滑铁卢之败已是最后的致命一击。一八一五年六月二十一日,拿破仑回到巴黎,次日,他宣布第二次退位,被流放到大西洋南部的圣赫勒拿岛。这一次拿破仑政权只维持了近百天,史称『拿破仑百日王朝』。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上住了将近六年,於一八二一年五月五日,因患胃癌死於岛上,终年五十二岁,一八四0年,拿破仑的遗骸运回巴黎,安放在残废军人院里。
第贰节 重要战役之成败分析
第一次征服意大利,震惊欧洲: 拿破仑指导的意大利战役,是决定当时法国命运的关键之一战,此一战役发生於十八世纪末叶,适值法国大革命之后,此际欧洲帝王组成反法大同盟,以维护王权为号召,对法国革命实行制压与干涉,但由於民主潮流之所趋,再加以各国利害的不一致,反法势力卒告互解,惟奥国此时仍为欧陆强国,而居於领导地位,与法国形成抗衡之局,於是法国政府为图设法打破奥国之势力,基於当时陆总裁卡尔诺之建议,於一七九六年,编成三个军,企图征服奥国,令朱丹率领八万军队自莱茵河下游,莫洛率领八万军队自莱茵河上游,拿破仑率领三万军队自意大利,各自向维也纳进击。当时奥军亦以卡尔大公、乌龙泽、波里等三军***计二十四万人分途迎击,法军是以莱茵河方面为主作战,意大利方面为助作战(拿破仑负责),结果主助互易,适得其反,於莱茵河之法军被奥军击退,竟至一蹶不振,而拿破仑所率领的意大利军反而以寡击众,连战皆捷,最后攻抵维也纳近郊,迫使奥国订城下之盟,遂奠定法国雄霸欧陆达数十年之久的基础。当拿破仑奉命担任意大利军总司令官时,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