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在你们心中的印象
出于上海人排外的原因,我一直很讨厌上海,也很不愿意更多的主动接触上海这个城市,老是觉得它跟我的人生是没有交集的。但,要不是因为有着这群在上海的好朋友,我也不会为了考南京的公务员而特意绕到上海去的。
真正跟上海小小亲密接触了一下,感觉上海也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讨厌,也并没有那么多讨厌的上海人在你身边说着讨厌的上海话,还是从最平常的衣食住行来说说我对上海的感觉吧。
『衣』
说到衣服,首先要说的时尚感。正牌的上海人我貌似没有见着几个,都是见着外地人,所以穿着如《上海服饰》般的潮女也似乎没有瞅见。南京路上溜了一小圈,觉得还是解放碑,三峡广场的美女更光鲜一些,realplayer11。到上海讲的是名牌,大名牌,可是我们这类村里边长大的娃见了也不知道人家穿了什么大牌牌,没有发言权了。据玲玲说,上海本地保护有点严重,商场里边,便利店里边卖的都是上海产的东东。新颖也在逛街时,狂指着某些牌子说,“啊,这个牌子上海本地人特别喜欢。”不由得吸引我多看了两眼,看看“上海本地人”对衣服的品位到底多高。
而说到衣服,还不能少的就是价钱。还在同济大学“门禁”的时候,就听新颖说初到上海时觉得上海的衣服特别贵,可是呆久了,能发现特殊时期打折特别的厉害,满大街的三折。这事在重庆是没有过的。那是讲商场贵的一面,可是上海衣衣便宜的一面也被我发掘啦。在上海的“七浦路”(即cheap路),是超级大的批发市场,也是“上海本地人”购衣精明的体现。到处都是50以下的东东,到处都是大卖场,以至于我买了一件29块钱号称兔毛的开衫都觉得捡了个巨大的便宜般,看见个人就开始炫耀。
『食』
来上海不能不吃一吃上海的特色餐饮,第一天来到同济,新颖就把我带进她们豪华的大食堂一排排的介绍,这个是上海人爱吃的大排,那个是上海人爱吃的小排,还有。。。(忘记名字了。)然后在我“门禁”的这几天就把食堂里边上海的东东吃了个遍,总结一下,精致的上海人做菜做的比较干净,爱放糖爱放酱油,一眼看过去,菜是菜,肉是肉,配料是配料,不像豪爽的重庆的人,所有的菜都做成一团糊,几乎看不出原材料是什么东东。并且上海人的肉都做得比较大块,不糊弄你,实实在在的,只能把这个归结为上海人爱算计吧。
上海本地菜只吃过食堂里边的,很不错。上海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吃到全国各地的美食,至今都念念不忘的新疆奶茶和酸奶确实霸道得很,期待以后还可以吃得到。还在上海做了件搞笑的事,号召大家去吃了改良版上海人爱吃的川菜和万州烤鱼。
『住』
没去上海之前幻想上海人住的应该都跟北京人差不多,那种现代化的洋房。但在地铁上看到一路上地铁经过的地方,很多破破烂烂的房子,感觉我们县里边都没有这么烂的房子。站在地铁上,往外边望去,看到一溜一溜白墙红顶带小阁楼的房子,突然间就让我想起安妮宝贝,这个就是上海,就是她文字中描述的上海,就是我通过她的文字形成的对上海的印象。也让我想起了那个安妮宝贝笔下在阁楼里边爆发时看见白鸽的单亲女孩,猜想这样的住房环境应该就会形成那种孤僻的性格吧。
下地铁发现上海的小区都以“弄”来命名,用早餐的话来说就是媲美北京的“胡同”。哦,除了“弄”,还有一个很有上海住房特色的就是上海的晒衣服方式。即使在大街两边,从那些破破烂烂的房子窗户里都一致伸出几跟竹竿,衣服就顺着竹竿从左袖管穿过右袖管在风中飘扬,裤子也是穿过左裤管或右裤管在风中摇曳。当时我就发了感慨,没有阳台么,这样晒衣服,如果楼下的衣服如果正好要干了,楼上又正好洗了衣服,岂不是会弄湿了?如果有褪色的衣服,岂不是把楼下的衣服给染色了?对于这些,新颖、玲玲也都没法解释,只能说上海寸土寸金,楼房没有外阳台,就算有内阳台的,他们觉得在里边晒不干净,就一排排的把衣服挂在竹竿上去放风。不过,让我感觉奇怪的是,这种乡土的晒衣方式与上海这个大都市的氛围在矛盾中是如此的和谐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