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彗星(二):彗核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哈雷彗星出现时,苏联把织女星1号送上了彗星,拍摄到了彗星的照片,通过低分辨率图像显示了一个暗色块区域,有两个突出的亮点。这两个亮点是什么呢?后来被确定为是气体喷射流出。这为确定彗核的具体位置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1985年欧洲空间局发射了乔托号,它以一个相当近的距离和彗核擦肩而过,仅仅只有600公里。所以,以这样一个近的距离拍摄的照片让我们可以看得更加清楚。这组图片,我们可以更加清楚的看见整体的轮廓。我们知道彗核为小行星,其结构中存在大量冰,冰会反光,但是,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它是黑的,反射的光只有其表面光线的4%。原因为何?大家可以稍稍拓展地思考一下。
在2014年,罗赛塔号探测器对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简称67P)进行探测。在进入67P的轨道后,其构造被清楚的看见。通过图片我们能够看出,其主要分为两部分,为双瓣结构。其长度约为4公里,表面无陨石坑。
我们再来看看这张放大的图像。在图像中 我们可以看见许多圆形凹槽坑,大家不要误认为这是陨石坑,这些坑可能是气体的出口,随着时间推移,下面的冰耗尽,这些坑就会变宽。根据推测,随着冰耗尽,其结构会变得更加脆弱,使得表面变得软质,但其实,恰恰相反,这些表面相当坚硬。罗赛塔将着陆器降落在彗星上,用"鱼叉"结构固定,但"鱼叉"结构完全不能穿透表面,反而着陆器被弹回。为什么?现在的解释是下面的冰层是多孔结构,在接近太阳时,冰会因此发生变化,从而使得结构改变,形成坚硬的结构,但这也只是猜想并未被证实。
那又为什么是双瓣结构?可能,之前是两颗单独的彗星,在发生碰撞和二者结合在一起了。也有可能其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经过时间的磨练,其中的冰升华产生的不规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