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断背山哪里好看?为什么能成为经典?

李安导演的《断背山》中描写的杰克和恩尼斯之间的爱情,总让我想起亚当·兰伯特的《爱之徒》。歌词中唱道,“我们走遍世界寻找希望的太阳,但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有地方让我们老去。我们只能永远逃跑。”这也是影片中表达的杰克和恩尼斯的命运。

这部电影之所以优秀,首先是因为它聚焦了人们心中最真挚的感情,其次是因为它是电影史上第一部关于同性爱情的主流电影,承载了很多被“黑幕”的人的感情和委屈。其次,他们也得益于优秀的原著小说和导演高超的场景调度技巧。他们用一大片黑幕般的背景,对比自己内心如火的热情,对比最平淡的叙述,最深刻的相思,让故事中的爱情显得格外悲壮悲凉,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一部优秀的电影,一定是聚焦了人们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感情。

在这个世界上,最能打动观众,最能让观众歌唱的,永远是我们心中最真挚的感情。电影中,杰克和恩尼斯二十年的爱情很容易让我们流泪。感谢导演李安,在描述这样一种无法接受的情感时,他没有使用任何奇观手法,而是实实在在地从人类内心最基本的爱出发,让这部电影的受众不再局限于LGBT群体,而是扩展到了所有众生。人们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放下偏见,敞开心扉。

导演对电影语言的精确运用

归根结底,电影往往是由导演来表达的。正是李安导演对这个故事的熟悉和洞察,以及他在电影调度上的精湛技巧,才能让这个故事展现出这样一种别样的悲与美。

1)酷炫的外部环境背景和火热的内心感受的反差。

断背山,故事的主体,是冬天的牧场,冰冷的白羊,一望无际的绿色,都给人一种隐退感,偏僻感,压抑感。故事的季节也是冬天,是一个没有温度的季节。在山上寒冷的北风中,唯一的温暖是他们对彼此的热情,但这份温暖在这样一片辽阔无边的寒冷中是如此的脆弱。

2)全片平淡的叙述和恋人间刻骨铭心的相思又是一种反差。

《断背山》没有特别激烈的冲突。更确切地说,李安导演刻意避开了那些激烈的场面,用平实的叙事风格讲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就连杰克的死也没有正面的描述,但正是这种避免激烈冲突的做法,让人在一切平静的背后感到更加惊心动魄。看完电影,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忘不了二十年前杰克死后恩尼斯找到的那件衬衫被杰克小心翼翼地保存着。没有哭声或其他歇斯底里的表情,但杰克珍藏在埃尼斯身边的夹克恰当地告诉我们,没有必要表达他们的虔诚。

当时他们的故事不为世人所接受,他们的感情得罪了人。导演巧妙地用平实的旁白和冷峻的背景,把整个环境令人窒息的压迫带给观众,让我们感受到了戏外的沉重压力,沉重到无法大声说出有多少相思之苦。用真情打动人心,再用精湛的导演艺术讲故事,配合角色的塑造来征服观众挑剔的目光,这是李安的聪明,也是这部电影的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