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里的“娘”指的是谁?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是一句老少皆知的俗语,现用来比喻必然发生、无法阻挡的事情。但要搞清楚“天要下雨”和“娘要嫁人”这两件不相干的事情为何关联在一起,却需要先弄明白俗语中“娘”的含义。
一般说来,这里的“娘”有两种解释:一说指“母亲”,另一说指“姑娘”。当“娘”指“母亲”时,大概源于下面的故事。
传说古时有个名叫朱耀宗的书生,自幼丧父,由寡母含辛茹苦抚养长大。他聪慧好学,博闻强记,进京赶考高中状元。朱耀宗衣锦还乡前奏请皇上为其母树立贞节牌坊。皇上感念其母善行,准允所奏。
朱耀宗日夜兼程回家拜见母亲,并述说树立贞节牌坊一事。岂料朱母见儿子业已功成名就,正打算改嫁朱耀宗的恩师张文举,安度晚年。若朱母改嫁事成,朱耀宗就会犯欺君之罪。
左右为难之际,朱母提出依天意决断的办法,她吩咐朱耀宗替她洗干净她的一件裙子。一天一夜如果裙子晒干,便不再改嫁;如果裙子不干,就只能遵从天意而改嫁了。朱耀宗只好依母亲的主意而行。这天白天晴空朗朗,夜晚却阴云密布,竟下起暴雨来,结果晾晒的裙子始终湿漉未干。
朱耀宗意识到: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果真天意不可违啊!只得将其母的事情如实报告皇上,请皇上治罪。皇上知道后连连称奇,既然天作之合,也就降旨免罪。
所以,后人就把“天要下雨”作为“娘要嫁人”的天意表示,以此比喻事情必然发生,无法阻挡。
俗语中“娘”的另外一种解释,是指“姑娘”。在语言学家周祖谟的《广韵校本》中对“娘”的解释是:“娘,少女之号。”可见“娘”在古代汉语中是对“少女”的称呼。
如古代诗词曲赋中就有:“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乐府诗集·子夜歌》
“夜舞吴娘袖,春歌蛮子词。”白居易《对酒自勉》
“可喜娘的脸儿百媚生,兀的不引了人魂灵!”王实甫《西厢记》
这些文学作品中的“娘”指的都是“少女”。其他如杜丽娘、杜十娘、红娘、新娘、船娘等的“娘”也是少女的意思。如今宁波方言还管女孩叫“小娘”,日本汉字中的“娘”也仍用作“少女”之称。
那么,“母亲”之义在古汉语中如何表示呢?《广韵校本》中这样说:“娘,母称。”看来,表示“母亲”意思的是另一个词“娘”。如“耶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古乐府《木兰诗》。“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
这里的“耶娘”,也作“爷娘”,是“父亲母亲”的意思。
总结:后来,“娘”同“娘”通用,结果就造成只要见“娘”,就以为是“母亲”的片面理解。所以,比较俗语“娘要嫁人”中“娘”的两种含义,“娘”指“少女”或“姑娘”,似乎更符合汉语语言发展规律和实际语境。
“天要下雨”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人类社会繁衍发展的必然需求,二者都是一种客观规律,不可逆转,必然发生。所以,“天要下雨”和“娘要嫁人”,看似毫不相干,实则本质相同,二者结合而成一句俗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增加了词语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