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怎么评价学霸版吴彦祖——王德民的?
1987年夏季,人民日报头条消息报道:邓小平和中央领导人在北戴河接见7位有特殊贡献的科学家,其中就有王德民。
王德民,何许人也?
他是和王铁人同时战斗在大庆的一位知识分子,功绩卓著,却鲜为人知。
他的父亲是医生;母亲是瑞士人。小时几乎不识汉字,却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中学时他成绩优异,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个“另类”。一个东西方的混血儿,不仅外貌不同,政治上也先天不足。
在石油学院的5年中,他门门功课都是5分,还是校运动队的主力队员,又是全校3名模范学生之一。
毕业时,他主动请缨去大庆。人家分到科研单位,他却分配到基层试井,干起了劳动强度最大、最艰苦的工作。
他天天和工人抬着绞车上井测压,下到千米以下的仪器,全靠人力用绞车摇上来。一天要测十几口井,井距500多米,绞车100多公斤。
冬季下仪器,只好脱了棉袄给井口保温,抱着冰冻的防喷管,用身体升温,把原油融化,仪器才能顺利下井。
过去用“赫诺法”解释油层的动态变化,但与大庆的实际不符,误差极大。王德民开始探索新方法来分析解释,他废寝忘食,焚膏继晷,头发老长,长了虱子,也顾不上洗理;1961年除夕,食堂把面粉和饺子馅儿发给每个职工,改善生活。为了节省时间,他就包了两个特号大饺子。这天,王德民终于推导出符合大庆油田实际情况的油井压力计算公式,被称为“松辽法”。计算简单易行,精确度高,误差仅为“赫诺法”的1/5。
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没有不赞赏和羡慕的,因为在任何油田都见不到如此准确完备的资料。因此,美国至今只能采出地下33%的原油,比大庆低了10个百分点。
母亲是个外国人,当然有海外关系,内查外调的结论是:“此人可用。”只要给他工作机会,能搞科研就行了。
1963年12月3日,周总理宣布:中国从此石油基本自给了。王德民流下了泪水。苦和累、个人委屈全都烟消云散,只感到幸福,他毕竟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促进了这一天的早日来临。
“文革”中,他被下放到井下作业队,只准干活,不许科研。工人却对他说:“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吧!别把业务荒费了。”看他还在搞科研,又把他调到农副业队。
十年浩劫摧毁了妻子的健康,也破坏了他们的家庭。
他的家被连抄了3次;大字报铺天盖地,其中也捎带上妻子。妻子得了忧郁型的精神狂躁症。发病时针对性极强,专对王德民一个人。为了避免刺激她,王德民只好搬到办公室住,从此,这个家就破碎了。
七十年代初,为了扭转油田地层压力下降,原油产量下降,含水量上升的严峻局面,必须调整各个油层的产量。王德民和同事们,经过一年多的苦干,上千次的试验,研制成功偏心配产、配水器,它比国外同类产品轻1/2,短1/3。这套配水工艺应用后,配水合格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70%以上,油田含水率的上升率也由3%降到2%,此项发明获国家发明创造二等奖。
七十年代以后,油田进入中含水期(原油含水量超过20%)。他们多次试验研究,取得2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有3项达国内外先进水平,仅分层压裂法推广后每年为油田增产100多万吨原油。
大庆的油层特别多,薄厚悬殊。
王德民提出的“限流压裂法”,一次可压开20至30个薄油层,最多一次压开过70多个薄油层(国外一次仅能压开3至4个油层),这样每打1000口调整井,新增可采储量5000万吨,相当于大庆每年的原油产量。“这一科研成果在整体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推广后,使大庆的石油储量增加了7亿吨,等于又找出了一个大型新油田。
八十年代,大庆进入了高含水期(含水达60%)。他们又提出用多层压裂开采表外储层,组织了大规模加密调整井的工艺技术措施,保证油田的稳产。
王德民获得过国家级科学技术特等奖一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省部级奖13个,其中许多都是排名第一,并获国家新型发明专利8个;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43篇。硕果累累,只因是个“另类”,一直不被人知晓。
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王德民才得到重视和尊重。
他被提升为大庆石油管理局的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局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产党,多次被评为大庆的先进工作者、模范标兵,科技标兵;被评为石油部劳动模范、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并当选为全国人大第四、五、六届代表。1987年,他和另外6位科学家在北戴河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成为工程院的首批院士。
荣誉带来了更强的责任感。
他提出由自喷采油改为机械采油。大庆石油年产量达5000万吨时,他就开始思索:这么高的产量能够延续多久?经过论证:在原有井网基础上逐步缩小井距,加密调整井,可增加6亿至8亿吨可采储量,5000万吨的年产量可持续到1995年左右。在新、老油田可采储量接替不足时,保持稳产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原油采收率。
结合大庆的地质特点,他确立以化学驱油为主攻方向,提出了聚合物非牛顿流体的粘弹性,特别是弹性在提高采收率方面的作用。
目前大庆投入聚合物驱油开发的面积已超过100平方公里,创经济效益100多亿元人民币。王德民研究出的世界领先水平的“聚合物驱油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后来又发展成“复合驱油法”,对大庆以及类似条件油田的开发与发展,极有帮助。预计全面推广后,大庆的可采储量可增加8亿吨左右。
王德民的研究都是从实践出发,有的放矢。他的科研成果没有一项束之高阁,全部转化为生产力。
现在他又在进行“四次采油”和“多元多相驱油”等对促进石油工业发展有着重大作用的科学理论和工艺技术的研究。大庆的石油回采率已然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仍有很大潜力可挖。
王德民经常出国参加会议,进行讲学和科技交流,他是国际石油界的著名演讲人。不少西方大公司想请他去工作。
他却不为所动:“和国外比,我的工资不算高,但足够我用。世上有哪个地方有条件让我组织几万技术人员向大自然进军?有哪个老板能给我这么广阔的天地去施展自己的才干?只有中国。”
北京、上海的科研单位也想调王德民去工作,他都婉言谢绝:身为工程院院士,他每年享有公费旅游休假一次的待遇,却从来未享用过;他会弹钢琴,喜欢音乐、舞蹈、电影和戏剧,为了工作他把自己的爱好全舍弃了。在紧迫感的驱使下,他把全部心血和绝大部分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几乎达到了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的地步。
人过花甲之年,他也常感疲惫,但大庆的发展是他的生命,就此撒手不管,良心不安。不尽快搞出新工艺和新技术,大庆就会逐渐衰败,这涉及整个城市的前途和千万人的就业;另外,石油开采仅有技术不行,还要上升到理论,只有和国外交流,让人家了解我们、接受我们的理论学说,才能形成中国自己的石油学派。还有大量后续性工作需要进行,不断丰富、完善,形成一个体系。
这就是王德民。他对石油工业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