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居家环境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老年人居家环境的危险因素如下:
(一) 心理因素 缺少子女的亲情和精神慰藉是引发独居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当子女离家而去, 许多离退休后的独居老人深居简出, 很少与社会接触, 整日闷在家里, 无事可做,自然会产生孤独寂寞的感觉。长此以往, 很容易产生悲观、抑郁的情绪, 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精神障碍、老年痴呆。有调查结果表明, 独居老人的抑郁症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独居老人, 而老年抑郁症则是引起老年人自杀的最主要原因。心理健康问题是独居老人面临的最普遍、最严重的问题, 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疾病因素 独居老人的常见病患病率高达80. 7%,其中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关节炎、白内障 等慢性病的患病率相对较高。有的老人同时身患数病, 由于行动不方便或经济上的原因始终没能去医院诊治, 而一拖再拖。如此恶性循环, 导致疾病到了无法治疗的地步。此外,老年人通常免疫力低下,对疾病的抵抗性弱,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三) 用药因素 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与成年人不同,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很多研究都证实,服用抗高血压药、抗心律失常药、治疗糖尿病药物、血管扩张剂以及任何影响人体平衡的药物 .均容易引起意外伤害,大量或多种药物混合作用可增加意外伤害的危险性。独居老人因无子女、伴侣关怀及照顾,还经常会发生忘记服药、服错药或不遵医嘱服药的情况。
(四)生活因素。跌倒、呛噎、坠床、骨折、烧伤在独居老人家庭的发生率极高。有些老年人行动不方便,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这对无人照顾的独居老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老人独死家中的事件也屡见报道,因此,独居老人在生活中时刻存在着安全隐患,需要社会各界给予警惕和关注。
(五)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老年人的意外伤害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常见的危险因素有:灯光太暗或太亮、有眩光,光滑的地板,滑动的垫子,破旧或卷曲的地毯,门槛过高,过道有障碍物,橱子过高或过低,液体溅出,过低的椅子、床、不固定的家具或是摆放混乱,马桶过低、无扶手,家有宠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