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所描述的“元气”指的是什么?元气不足导致疾病,有它的科学道理么?
中医中所描述的元气,其实就是生命中最基本的气,也就是日常所说的精、气、神。从中医角度来看,元气就是生命之本,是一个人赖以生存的源泉,是维持生命正常运转的根本元气。对于元气方面的认知,我们来了解一下!
元气充足
中医中的“元气”是什么?
中医认为,元气是以人体内肾脏中所藏的精气为主,是人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气。中医认为,元气是生命之本,生命之源。元气通过三焦流沛于五脏六腑而达全身,是激发、推动以及维持全身各个组织器官正常运转的能量源。元气充足则健康,元气受损则生病,元气耗尽则死亡。元气这东西听起来很虚,但结合现在医学来看,大概可以理解成,元气就是一个人的气血、精气等物质。
元气受损
那么,元气不足会导致疾病有科学依据吗?
其实,用现在的话来说,元气不足就是一个人的精气不足或者气血不足。如此一来,人体虚弱不堪,免疫力低下,那就很容易导致风邪入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细菌入侵。这么来看的话,元气受损容易导致疾病还是非常有道理的。科学的来讲,这种说法完全是说得通的。所以说 ,一旦元气不足的话,就需要注意调养身体,需要补足元气了。
元气不足
说起来,元气这东西虽然没有办法通过科学的手段检测出来,但是并不能说元气之说就没有用。就好像人体穴位也检测不出来,但按摩穴位、针灸等手段,你能说没用吗?很明显不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