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择题有哪些技巧?如何做得又快又准?
你知道吗?选择题是高考中最容易拿分的题了,因为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就在选项里面,就看你能不能找到它。
有的考生就问了,怎样才能做到又快又准的找到正确答案呢?实际上,并没有特殊的技巧,也不是靠蒙,我认为,最好的技巧就是掌握知识重点以及大部分普通知识点。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在掌握了知识的前提下,还是无法选择,那么,使用一些技巧,是可以提高正确率的。
下面是我总结了自己高考做选择题时的解题过程,看看,能不能从中get到你想要的技巧:
1、快速浏览题干,精准勾画出关键信息,比如:数字;比如:“不”、“可能”,这样影响选择的词,要加倍注意,因为很可能改变了一些细节,和你以前做过的题答案不一样。
2、根据问题对有信息量的题干进行分析,因为有的题会加一些干扰信息,必须把它排除掉。
3、如果是考察基础知识点的题,看完题干,脑子就蹦出答案了,直接找选项里和答案一样或最接近答案的一项。
4、如果是需要计算或逻辑推理的选择题,我给你推荐以下5种方法,肯定能达到快准稳:
a、数学纯计算的,从问题反推较复杂,正推容易,可以考虑代入法;
b、排除法,这是我使用最广的,例如化学大量粒子***存这类题目适合;
c、如果是单选,直接排除两个答案意思一样的选项;
d、画图法做选择题,尤其是数学和物理,能画图多画画;
e、跳过法,这个方法我经常用,记住,一定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死磕某一题目上,一旦超过预算时间就直接下一道,做完再回过头来思考,那时候或许其他题目会给你灵感。
下面再以历史题为例,列举两个小技巧,超级实用:
这个技巧是在你已有的史实基础下,仍然无法准确把握材料想表达的中心意思时,利用以下两个技巧能将你的正确率从乱蒙一个答案的 25% 提升到 80% 甚至 90%。
技巧一:如果只有一个选项可以和材料与选项对接,(比如:关键词或关键部分的对接,或是中心意思的对接)那这个选项一定是正确的。
例题:1915~1918 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 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 1/10,不及「革命」的 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A .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 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C. 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对比四个选项,只有一个 A 选项可以跟材料选项对接,BCD 都不可以,所以 A 不管他说啥都一定是对的。「1915-1922」对接「新文化运动」,由「讲民主到很少讲民主」对接「思想发生转变」,所以可以直接秒选 A,马上!毫不犹豫地!
技巧二:通过比较选项选相对安全的选项。这个技巧在你做历史难题的时候特别有用,难题更容易秒杀。
例题:1940 年,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它的分析意在:
A. 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B. 扩大中国***产党的阶级基础C. 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D. 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这题 AB 没什么争议,关键在于 CD 选哪个,你可能不知道右倾是什么意思,但是没关系,我们可以用技巧来选出正确答案,对比 CD,可以得出 C 是更安全的选项。
为什么?因为 C 的「阐释」是个中性词,「性质」也是一个可以囊括很多内容的词语,而 D 的「批判」是个带有明显倾向的词,限定了是不好的内容,而且「危害」限制了是贬义,所以我们要选 D 的话对材料的要求更高,他必须得带有个人情感倾向的词出现以及得有不好的内容出现。
而 C 没有这个要求,所以无论材料有没有出现带有个人情感倾向的词或者有没有出现不好的内容,我们都可以选 C,因为 C 这个选项囊括的范围最大,它是一个相对更安全的选项。
或者你可以这么理解,C 是比较中性的说法,赞扬、批评、中立这三种态度都囊括在 C 选项里,而 D 选项是只有批评,如果你能选 D 的话你一定可以选 C,反之则不行。所以在你无法通过其他手段确定答案时,选 C 这种相对更安全的选项,命中正确选项的几率更大!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明白了,即使在排查法中,也需要知识点来支撑的,也就是说,和掌握的知识面分不开,并没有靠瞎蒙的说法,并且这种做法也没把握,所以,还是建议把知识学扎实,在掌握一些技巧的基础上,才能拿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