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刮痧》看中美文化差异
不同的价值观是文化特征的深层结构。中国和美国对动静的认知不同。中国人强调清静,更注重做人。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强调行动,更注重工作、个人主义和隐私。
比如影片中大同在颁奖晚会上对儿子的教育,用了掌掴甚至被朋友视为暴力。这种育人方式是美国人不接受的。
然后是对待改变的态度。中国人讲究稳定,美国人讲究变化。这一点在影片《穿越大同的父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大同的父亲看到老朋友老霍在美国的工作生活状况,最后死在了另一个国家,非常难过,这也是最终让他回到北京寻根的一大因素。
扩展数据
电影《刮痧》以中医疗法刮痧为原型,讲述了中美文化差异导致跨文化交流失败给徐大同家庭带来的不幸。
从一开始,徐大同以为自己实现了“美国梦”,到最后,父子分离,夫妻分居,失业。这个悲剧没有对错,而是在中美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和美国人对待孩子的教育、亲情、友情的不同方式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