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尚的媒体报道

关注雅安地震灾情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李带领东莞市湖南娄底商会全体会员于2013年4月21日晚9时在东莞市中心广场,

用蜡烛拼成心形的蜡烛圈,光杯拼成“雅安坚强”字样,为灾区默哀祈福。

并于2013年5月4日,李通过东莞市湖南娄底商会这一平台向雅安地震灾区捐助10万元!

李启尚表示,祈福活动只是一个开端,下一步会以商会名义在商会内部发动募捐,为灾区募集救灾款项,为灾区提供更多援助。

参与社会建设

搞好社会建设,还需借助社会力量。

东莞市先行先试,2012年在全省率先进行在异地商会内部建立异地务工人员服务组织试点,

东莞市湖南娄底商会等5家异地商会成立了在莞人员服务会。

这些机构在扶危济困、就业援助、矛盾调处等方面显现了巨大的能量,商会组织逐渐成为参与我市社会管理的生力军。

关注弱势群体

按照一般的理解,所谓商会,大都是企业老板聚集在一起,是一种服务于资本的自治组织。

而东莞市湖南娄底商会,却从社会大局出发,自发成立在莞人员服务站,

对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弱势群体提供急救式的帮助,

不仅颠覆了人们对商会的老观念,而且探索出了一个异地务工人员自我服务管理的新模式。 一个鸡翅埋下创业伏笔

过年时候,李启尚分到很大一个“鸡腿”,咬开后发现,那其实是裹着很多面粉的鸡翅膀。他不解:“为什么别人吃得那么好,我们过年也只是吃一个鸡翅膀?”有人为他指点迷津:“吃得好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做管理的,一种是师傅(技术人员)。”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一碟肠粉立下助人行善的志愿

很多人知道李启尚的名字,起初并不是因为他的企业或者他的产品,而是因为他创办的“互助宿舍”。在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李启尚的“互助宿舍”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坐落在东莞长安镇建安路的“互助宿舍”,是李启尚为处境窘迫的“找工族”提供的落脚点,免费为他们提供食宿和简单的生活物品。

创办“互助宿舍”的初衷,始于李启尚一段苦涩的人生经历。1994年,李启尚刚到长安,工作还没有着落,却因为中午看别人打牌被抓到治安队。身份证和仅有的120块钱全部被治安队员收走。3天后从治安队出来的时候,他已经疲惫不堪、饥渴不已。

人生地不熟,李启尚不知道该求救于谁,身上没有钱,洗不了澡,住不了旅店,更吃不上饭。蓬头垢面的他走到哪里都惹人嫌,穷困潦倒,走投无路,他只能到别人地里挖红薯吃,捡方便面的调料兑水冲开全当充饥,晚上就睡在猪圈的棚子下……

最绝望的时候,一个陌生人伸出援手,为李启尚买了一碟肠粉。“那个时候我就立志,有一天我当老板了,我要去帮助很多人,找不到工作的人,给他们提供吃住的地方。我就这样一个梦想。”

李启尚是感恩图报的人,为了找到当初带自己学技术的师傅,他两次到湖南双峰查档案,几经周折终于与恩人重逢,如今两人关系如亲兄弟般亲密。李启尚也曾多次回到当初吃肠粉的地方再去寻找那位好心人,却始终没有找到,这也成了他多年来的一个遗憾。 2013年4月7日,广东东莞市湖南娄底商会会长李启尚一行,在新化“山歌皇后”陈福云的陪同下,到新化后又驱车爬山涉水4个多小时到“世外桃源”———新化县奉家镇下团村一组,看望毛主席的警卫员奉孝同。当李启尚把沉甸甸的慰问金和丰厚的慰问品送到奉孝同手上时,这位饱经风霜的抗美援朝老战士,这位铁骨铮铮的神枪手感动得流下了滚烫的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