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过端午节时会置办端午三友是什么呢?
我国节日众多,而端午就是备受欢迎的一个,在这一天人们不仅会吃上甜糯的粽子,还有很多的活动。那么,你知道古人过端午节的时候都准备什么吗?他们这一天又会怎么度过呢?
其实端午又被人们称之为端阳,这也是仲夏的开始,在这个时间段空气又冷又热,并且时不时还会下一些雨,如果不注意的话很容易导致寒邪入体,由此古人在端午的时候会用艾叶、菖蒲和大蒜来抵抗病邪,从而有效祛除体内的寒气,这三个物品也被古人称之为端午三友。当然,后来也有人在端午准备好这几个物品来准备辟邪,这也是古人之间的以言传言,从而形成了一股风气。
另外,在南北朝的时候,当地的人也会将端午节称为沐兰节,甚至荆楚人士还会在这一天去采艾。通常人们会在公鸡没有打鸣前出发,找一些长得像人的艾草挂在门上,甚至有的人还会特地将艾草扎成老虎的形状,从而起到?辟邪?的作用、而在江南地区,这里的人会在重午节喝菖蒲酒,这样不仅能***同庆贺节日,同时此物也能产生药用价值,提高人体免疫力,一般人们会在节前的时候将菖蒲切碎和雄黄搅拌,而后一同浸泡在酒里面,到了节日直接打开饮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他地区的不少人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节日文化,在我国的江南一带,人们过端午节的时候还会吃五黄,分别是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由于受《白蛇传》的影响,人们甚至觉得喝雄黄酒是能够保安康的。在这天,小孩子是要在手腕或脚腕上系上五彩丝线,在五代人们认为五色是吉祥色,给孩子带上也是为了祈福。由此可见,端午节的活动和习俗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是其存在的意义是值得人们去深思的。